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正 法 眼 藏  第三    佛 性

    釋迦牟尼佛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彌陀化土有二種:一疑城胎宮。二懈慢邊地。(愚禿鈔上)

    此文別途,《文類》所謂「報中化土」,非標文中「化身土」也,故特標舉。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註原要科判4.jpg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二「辨《論註》軌轍」者。伏惟:此典文約義豐,不同常途之註疏,或先論而發,或後論而釋,取論成章,不遺隻句,本乎末乎,不可得而辨焉。至若其運妙機於章間,託深趣於言外,安可得而盡端倪哉!試辨十轍,以便童蒙,唯是窺一斑耳。何為十轍:一對絕相資轍,二遠近善巧轍,三願力相符轍,四本末圓成轍,五機法相映轍,六名體相即轍,七信行互融轍,八因果互顯轍,九廣略隨應轍,十一實總持轍。

    謹按:一家釋義綱格,有其二門,「相對」「絕對」是也。今先辨對絕義相,次明二門分該,後述今文相資。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述大義」者。既知興由,須領所詮,具在文句預述大義。略作二門:一「通明經論宗致」,二「別辨《論註》軌轍」。

初中有十,且約增數以明,欲令知綱目相攝而無礙也。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註原要科判3.jpg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註原要科判2.jpg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釋此典,略作三門:先辨興由,次述大義,後釋文句。

    先「辨興由」者,凡諸述作,必有所由而興,況聖教乎。佛經已具,菩薩為何重復造《論》,辨之有二:一通辨諸論,二別述今意。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註原要科判1.jpg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量壽經論註原要上之一

                  安西  廓亮著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序

    將釋此文,大分為二:第一釋題目,第二正解文。初中又二:先釋題目,次解撰號。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無阿彌陀佛(法身光輪)

無量光      真實明      無邊光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16 Wed 2011 14:02
  • 六圈

6圈.jpg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信念佛偈補影記卷下

  四明普共諸眾生意: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 信 念 佛 偈 補 影 記 卷 中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 利 願 生

○  問曰:今願生淨土,未知作何意也。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 心 利 益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 菩 提 心

  《經》(平等覺經卷一意)言:「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則入正定聚。」此是國土名字為佛事,安可思議。(論註卷下 P.46)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欲學宗乘,必假要津,今此論題,蓋二論之指南,宗學之要津也。余與所藏本對檢,雖有出沒不同,大旨同焉。然者,故勸學斷鎧師著述明矣,縱不載姓名,何可疑乎。於戲!先師於宗學鑽仰,義趣至矣盡矣!今批閱斯書,不勝戴荷之至!因贅一言,以助流通,冀初學之士,由是學焉,則幾乎其不差矣。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欲學宗乘,必假要津,今此論題,蓋二論之指南,宗學之要津也。余與所藏本對檢,雖有出沒不同,大旨同焉。然者,故勸學斷鎧師著述明矣,縱不載姓名,何可疑乎。於戲!先師於宗學鑽仰,義趣至矣盡矣!今批閱斯書,不勝戴荷之至!因贅一言,以助流通,冀初學之士,由是學焉,則幾乎其不差矣。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