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念佛偈補影記卷下
四明普共諸眾生意:
廣由本願力迴向 為度群生彰一心
此把長行意,述偈頌意。《論》(淨土論)下文云:「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廻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廻向故,是名出第五門。」穢濁群萌,得願作佛心,由如來度眾生心,謂之彌陀智願迴向。得迴向信樂者,必具度眾生心,此自慈生者,必具一慈,性齊故。論主所以一心歸命者,為度群生。何以知之?言「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故。鸞師徵「所共眾生」,答以《大經》本願文,與《觀經》下品文。此顯弘願正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故。論主與下品劣機,齊願往生,此他力本願正意也。今言「本願力迴向」者,是往相迴向;不乘往相大願,不能自利利他;往相處,即彰還相;故讚文曰:「願作佛心,是度眾生心也;度眾生心,是利他真實信心也。」今言「廣由」者,彰本願公道。自力私心非「廣」,如來利他心故「廣」。故讚曰:「彌陀迴向名,功德滿十方。」又聖道局聖故狹,淨土凡聖通入故廣。如十二街衢中,並眾車而不狹也。自其本願廣衢,而彰一心也。五乘齊入法門,於此不見焉。
「為度群生」者,「願作佛心」體。「佛心者大慈悲是」故,佛是以慈悲為體,願其佛者,所以願慈悲也。佛自慈起智,眾生自智入慈,其所逗處,唯悲智相即涅槃城,廣略相入法門海。取智邊為佛境界,取悲邊曰教化地,其體一涅槃果。論主本致在度生故,願往生窮教化地果,欲免菩薩死者,唯在利他教化地心耳。今此一行,願偈結處,以終彰顯初,是高祖得《論》旨之處。連環相續,其味無窮。此「普共諸眾生」文,迴向門故,意在還相,以往相顯還相,由還相知往相。高祖見識其大矣!上曰「顯真實」,今曰「彰一心」,闇用「顯、彰」二字,以《觀經》、《小經》密意,卻顯露彰灼說,此如言《法華》顯非秘密。論主自《觀經》入達《大經》,於《觀經》、《小經》伸觀察、迴向、禮拜、讚嘆、作願。《大經》意在一心歸命中,即略門。觀察是《觀經》意,是廣門。迴向是《小經》意,廣略相入。自利故略,利他故廣。欲廣者必入略,欲張者必翕,此理之常也。《小經》攝三心為一心,此以《觀經》,歸《大經》者也。論主正意在之,故於迴向處彰一心。《小經》漏弘誓正意者,「不可以少善根」文,及「一心不亂」文是也。今由之,彰弘願一心,故曰「彰一心」。
問:《小經》無迴向文,何以《小經》為「迴向」?
答:無文者彰他力實義。執持名號,往相大行;一心不亂,往相大心;斯乃選擇本願行。唯以自力迷情,為自力行信耳。故《經》示自行相續作業,其意在化他度生一門。是故以付屬、流通為宗,附法於天龍八部等,此乃本願力迴向公道。一代結經,於此可見;出世本懷,於此有驗。
二述長行意二:一入門,二出門。
初入門又二:一此土益,二彼土益。
初此土益:
歸入功德大寶海 必獲入大會眾數
「歸入」等者,歸命無礙光如來也。偈言「遇本願力」者是也。眾生歸入大寶海,大寶海亦入眾生心中,互融廣略無礙。今約眾生歸入,龍樹所謂,「歸命本願力」也。若能歸命無礙光如來,涉入眾生心想中,以無上大利為其真貺,故曰「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功德大寶海」,法譬雙舉。功德是「法」,大寶海是「譬」。有功德大寶之海,故此名亙人法依正。取「人」即彌陀,取「法」即本願海也,取「依」即安樂國,取「正」即佛功德身。「功德大寶」者,一體三寶也。寶之大者,無過三寶,無量功德聚故。安樂國無量光明土也,而有無量三寶土也。盡十方光,具無量德用,故歸命盡十方不可思議光如來,即歸十方無礙人也。歸無礙人,達於盡十方。歸命盡十方光者,十方無礙人,即在其中。功德大寶者,即十方無礙人也。此無礙人,即在弘願海。故知:全諸佛德,為一佛德者,即彌陀世尊。大弘誓海其大矣哉!
「必獲」等者,是入正定聚利益。若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而觀音勢至為勝友故。
「大會」者,淨土無量聖眾海。初會聖眾,尚非筭數所及,況後後來生者乎。
「必」者「決定」言,此言似屬當,而理實「現益」。今意謂:為患不入大寶海,勿疑入大會眾數。若能歸入大寶海,必定獲入大會眾數。此斯勝益,不期然而然。
二當益:
得至蓮華藏世界 即證真如法性身
此明生後益。蓮花藏世界,諸佛都會之處。約《華嚴》,以舍那為主。約今《經》,以彌陀為主。為因緣各別,教主亦各別。《淨土論》,初言「安樂國」,至其得益處,言「得至蓮華界」。常途判教,以至蓮華界,為聖道門;以至安樂世界,為淨土門。今卻言「至華藏界」,是聖淨二門互融相。在娑婆不融,至淨土即融。自西入,卻居法界中央。自生入,即契無生境界。無生即生,遊諸佛土。見生即無生,常居安樂土。身不動搖,至諸佛土者是也。於諸佛處得記,即彌陀記別,諸佛皆彌陀化身故。
祖師釋無礙光如來云:此如來充滿微塵剎土。謂:漫遍故,無邊光;重重遍故,無量光。入為無量光,出為諸佛,皆是遍照光明德用。無量光明土,自受用土;蓮花藏世界,自他共受用土,廣略相入土。
《觀經》初,觀日輪,密示無量光明土。下下品文,言「見金蓮華」,猶如日輪者,蓮花藏世界相。他宗蓮華藏界,約今宗,猶化土相。毘盧舍那,本願力所成土故,而彼如來本願力,自當今佛第十九願,是萬行諸善假門。《觀經》顯說,猶入此土。而高祖判此蓮華界,曰「無為法性」,蓋此不見九品蓮胎相,以他力金剛一心,證金剛不動三昧。見「相」蓮華臺上身,見「體」無為法身。入此蓮華界裡者,即持蓮華藏界。密軌中,讚觀自在(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經)曰:「普觀無邊香水海,妙蓮上持華藏界。」又《大經》(卷上)明菩薩聲聞德曰:「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身住其中,而持其世界,如五藏依身住,卻持其身也。安樂國,彌陀法王所住持,眾生亦持此世界。眾生所持,即彌陀所持也。清淨智海所生故,主伴眷屬,依正因果,皆由弘誓起故。迴十六觀,唯為一觀,入此蓮華藏界,與諸佛淨土不同。所謂一觀者何也?曰:「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觀」。為此觀者,為諸佛所護念,宗仰本師本佛故,守無礙光如來本願力故。第十七願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諸佛,得見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故名念佛三昧。
今具釋「華藏」名義,廣說其相。如《華嚴》,彼經曰:已下如記別 又《梵經》,亦說之。此約一世界論。此論「華藏」者,華嚴宗人,謂劣華嚴所說者,不達淨宗故,作此說。華嚴所說土,約今宗,不出《觀經》所說分齊。約相,與諸佛淨土類;約體,有大別者,以修因感果各別故,能入人亦不同故。以極惡最下機,得至蓮華藏世界,除此法門之外,亦有幾耶?不思議因果,不可思議者歟!
「即證真如」等者:得入蓮華藏世界者,即此妙境界相。唯證一清淨句,依正頓分。「即」者不經時日之義,「真如法性身」者,平等法身。大寂滅海,奢摩他水,因作願妙止力,得此大滅果。導師(善導)言「證法性之常樂」者是也,鸞師所謂「實相」者是也,即是無量壽體。由如實修行相應故,得此妙法身,是真實功德相。天親,觀知如來是真實功德相,故歸依作願往生,作願門故,證此妙果。此作願,本如來作願故,曰「本願力迴向」。由此本願力迴向,為度群生彰一心。眾生,亦知如來實相身、為物身故,曰「如實修行相應」。知實相身、為物身,願作不思議佛身,故名願作佛身。知有誓願佛,即知實相身。〈證卷〉曰:「阿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現報、應、化種種身。」「如」者他力本願海,謂之誓願不思議,一實真如海。《法華文句》云:「眾生正覺,以如為位。」眾生從如緣起,即位如;佛亦自如緣起,而位如。眾生逆緣起,如謂東為西;諸佛順緣起,如反東向西。逆之甚者,無過五逆。以五逆為下下機,其極逆人,順佛本願,逆即為順,捨機就法。故如來本願,為此機故。知本願生起本末者,知如來為物身也。聞見佛智不思議願由,如願修行,名本願相應行。《觀經》悲願雜善,卻成上上;本願念佛,卻為下下;約善惡機故。自法見之,善惡俱虛妄。凡夫有漏行故,名虛假行,名雜毒善,亦名邪迴向。如來無作妙行,順如行故,同體大悲,迴向力故,皆為眾生所有。獲迴向信樂,修迴向妙行,臨終一念夕,即證大寂滅,真如法性身。今釋「真如」等名義者,無明即明,謂之「真」;不變隨緣總名「如」。不變是入門,隨緣是出門。
「法性」者,以諸法為一性故,為清淨性故,諸法即性故。
諸法為一性者,《大經》義。一切善惡,大小凡愚,為一實機故,願往生者,本則三三品,今無一二之殊故。
為清淨性者,《觀經》機也。定散諸善以一實為主,故此乃真無量義,無量諸相,自真開出故。
諸法即性者,《小經》義。廣略相入,圓融無礙故,開為三佛,合唯一佛法界,三佛皆歸不思議功德海故。往生淨土者,皆證得二種法身。故鸞師云:「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現報、應、化種種身者,為物身,如觀音三十三身,謂是無礙人,亦謂自在人,龍樹讚彌陀,曰「自在」者,《大日經》謂「觀世自在」者。觀世自在故,淨土無量壽人;觀世苦厄故,現報、應、化種種身,示自在不可思議化用。諸佛菩薩,即一切眾生類,皆從清淨智海生故,一一住華藏,一一持華藏。普勸諸行者,欲疾持華藏,專願安養;欲疾度法界,單住一行三昧。故諸佛告菩薩,疾得清淨處。
二出門:
遊煩惱林現神通 入生死薗示應化
《論》(淨土論)云:「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廻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廻向故,是名出第五門。」
鸞師釋(論註卷下)曰:「『示應化身』者,如《法華經》普門示現之類也。遊戲有二義:一者自在義,菩薩度眾生譬如獅子搏鹿所為不難,如似遊戲。二者度無所度義,菩薩觀眾生畢竟無所有,雖度無量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示度眾生如似遊戲。言『本願力』者,示大菩薩於法身中常在三昧而現種種身、種種神通、種種說法。皆以本願力起。譬如阿修羅琴雖無鼓者音曲自然。是名教化地第五德相。」
今正釋偈文:煩惱如塵數,譬之以「林」;生死廣博,譬之以「薗」。又煩惱「因」,生死「果」。又「煩惱林」,有情聚;「生死薗」,三界獄。「神通」約用,「應化」約身,以彌陀同體果起。高祖(證卷)所謂:「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現報、應、化種種身」是也。此文宜在〈真土卷〉,安之於〈證〉中者,高祖微意。謂:眾生以無上信心,契無上佛境,自夫清淨智海,而示應化身,故菩薩應化身,即彌陀應化。以無礙光力,或為觀自在,或為十方無礙人,皆是如來加被力所致。乘大願船,浮生死海者,入眾生煩惱心中,如油入沙,如鴨没波,能使眾生煩惱中,發清淨願往生心。自在無礙妙用,不可量。又證大寂滅故,達法界眾生,一相無相,煩惱菩提體無二。於無相中,見差別相;於無二中,見煩惱相。以同體悲,攝受眾生,謂之觀自在,即真見俗。故《般若》中,言「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也。終日度脫,不見度脫相,故曰之「平等法身」,又云「平等覺」。自「平等覺」起力用,曰之「平等力」。生淨土者報身,生穢土者化身。諸佛報身,皆彌陀化身,應十九願,故以三福為淨業正因,故又有隨類應同化身,皆是彌陀本願力迴向。
今此偈文,明因依偈頌,明果依長行。而明此果之文,有具五門釋者,有闕五門釋者,以闕者為正。於其闕中,五門具足。高祖意,自有兩重入出二門。此兩重即一重,廣略相入故。
第一重以念佛,證大涅槃;一因一果,曰之「報土因果」。
第二重以五門,得五門果;五因五果,〈孔目章〉等。
依第二重,而言「五念門」,是信樂相即義。五是「行」,念是「信」;三業唯一「信心」,五門唯一「念佛」。
第一重以信為能入,入一法句,證無為法身。
第二重五門,是果後方便出門。於出門中,示現二門,此入出俱是出,故第五結曰「出第五門」。
唯言二門者,第一重。言五門者第二重。一因一果略,五因五果廣。廣略相入故,因即果,果即因。修普賢德者,即行如來德也。行如來德者,即修普賢德也。故《如來會》曰:「入大寂定,行如來行。」大寂定「入門」,行如來行「出門」。《壽經》舉「五德」者,如五門,其體一。今「歸入功德(大寶海)」一句,兼禮拜、讚嘆,故入大會眾,兼近門、大會眾門。「得至(蓮華藏世界)」等一句,兼作願、觀察。「即證真如(法性身)」一句,兼宅門、屋門,宅中必有屋故。水澄日月星辰影現,故涅槃一味樂,具種種法味樂。如無邊光中,有無量光也。此六句中,兩重二義,相相宛然,至哉妙哉!快樂哉!念佛三昧,何遠!嗟呼!人勿唾天台昱立師。
二曇鸞大師三:一世主歸敬,二捨邪歸正,三依論顯義。
初世主歸敬:
本師曇鸞梁天子 常向鸞處菩薩禮
本宗師故曰「本師」。今師本雁門人,家近五臺,初學四論宗。欲註《大集經》,後感氣疾,欲廢法業。昇秦陵故墟,見天門開,其氣快爽,而疾頓癒,慮短齡不終業,欲往江南,就陶氏學仙法。先謁梁王,終得仙經於陶氏。歸途遇流支,被辱。頓燒仙經,歸安養佛。流支授以《壽經》,領如破竹。以此《論》流支譯,因加以註解。嗚呼菩薩《論》,雖昭昭盲者不見,非今師啟之,他力宗意,何由顯發。噫!
「梁天子」者,「梁」當時南朝國號。王者以天為父,故曰「天子」,今所稱者「蕭衍」也。今師本居北魏之境,偶由遊梁,謁蕭王,王遇厚,故歸魏之後,常慕而禮敬。故有「常向」等句。
「鸞處」者,鸞公巖。
「菩薩禮」者,言菩薩而禮。
二捨邪歸正:
三藏流支授淨教 焚燒仙經歸樂邦
「三藏」者,達三藏教意故。
「流支」或作「留支」,傳如《高僧傳》。今不以流支為傳燈師者,不以淨土為宗故,不自願往生故,不著書弘通故。
「授淨教」者,授《無量壽經》。
「焚燒」等者,正捨邪歸正之相。焚燒之者,厭之甚也。以長生不死法誇三藏,三藏唾罵,授淨教,而知真長生不死,唯此一法,所以焚燒仙經也。今師穎拔,且誤道之真偽,時俗之移人可畏哉!外道相善,亂菩薩法者是也。過去宿殃,豈可鼓齒飲氣,食芝煉丹而逃者哉!今師襲習,蓋是示現之為。慕而求,厭而燒,神機俊邁,其可知矣。
「歸樂邦」者,歸彌陀也。歸趣樂邦之謂也。
三依論顯義二:一顯他力宗意,二明二種迴向。
初顯他力宗意:
天親菩薩論註解 報土因果顯誓願
「天親」等者,於《論》加註解也。
「報土因果」者:凡論因果,有穢土因果,有淨土因果。謂淨土因果,為報土因果。就報土因果有二:一真報土因果,二化報土因果。今是真土因果。真土因果,以信為因,以涅槃為果。化土因果,以福德為因,以分證為果。三福九品妙行,皆是諸佛淨土之行;三世諸佛淨業因,今猶為非本願。蓋夫真土,法性為因。化土福德為因,穢土妄識為因。知解妄識,豈是報土因。
《論註》(卷下)云:「凡是生彼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徒設。」如是說已,引三願證。第十八為因,第十一願、二十二願為果。證大涅槃,是第十一願。利他教化,是第二十二也。引三願已,復云:「以斯而推他力為增上緣」。高祖(行卷)云:「他力者,如來本願力也。」《論註》(卷下)又云:「彼安樂國土莫非是阿彌陀如來正覺淨花之所化生,同一念佛無別道故。」非念佛是本願法耶。彌陀由此本願,成就正覺;眾生由此本願,念佛成佛。彌陀從如來生,眾生亦從如來生,此「如」即如來如。
《論》(淨土論)云:「菩薩出第五門廻向利益他行成就。應知。」《註釋》(論註卷下)云:「『成就』者,謂以迴向因證教化地果,若因若果,無有一事不能利他。『應知』者,謂應知由利他故則能自利,非是不能利他而能自利也。」
又《論》(淨土論)云:「菩薩如是修五念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註》(論註卷下)云:「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
此「利他、他利」釋,實彰他力極意。「利他」者是佛本願,「利他」眾生也,此所謂真實之利。「他利」者,眾生由他力本願所利也。若能言自利者,他力中自利,得意則言「自利」亦無妨,故《論》(淨土論)文言「自利」。論主言「他力」者,出〈淨入願心章〉。彼文曰:「向說佛國土功德莊嚴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註》云:「應知」者,應知此三種莊嚴成就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因淨故果淨,非無因他因有也。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約因:誓願不可思議,一實真如海。約果:佛智不思議,無為法性身。若因若果,皆無不法性。於非因非果中,亦能立大因果。鸞師達此旨,成立「他力」。《論註》函關,非鸞師何得開?非吾高祖,何繼鸞師洪業?傳之三邦,漸具全,如三代禮樂至周而具。我等何幸遇此真化,遇不信者,與不遇齊。
〈證卷〉云:「爾者,大聖真言,誠知,證大涅槃,藉願力迴向。還相利益,顯利他正意。是以論主宣佈廣大無礙一心,普徧開化雜染堪忍群萌,宗師顯示大悲往還回向,慇懃弘宣他利利他深義。仰可奉持,特可頂戴矣。」此「他利深義」,釋他力意,謂:聖道諸教,求眾生心中佛,如水中求火,山上求魚也。淨土真宗,求佛心中眾生,如污池下網,樊籠為鎖,為網被籠罩,為名號籠,所關鎖,飛揚奮發不能出,自得柔順心,網中有歡喜心性起。圓頓屬之佛陀,眾生只是隔歷迷事之心耳,此迷妄何有佛種,故曰「無有出離之緣」。佛有悟邊,令諸眾生功德成就,故世世遇此法。今得聞,往生緣熟,歡喜無極,證知生死即涅槃,與諸佛菩薩同一道出生死,與諸佛菩薩同得二種法身,由廣大無礙一心,得廣大無礙妙果,即是無礙光佛利益。故《讚》(和讚)曰:「本願圓頓一乘,信知攝逆惡,煩惱菩提體無二,速疾了。」
問:鸞師釋不見報化判,何言「報土因果」?
答:文雖無,而實有報。因果皆是出於願,豈非報乎?莊嚴功德成就文,是報土明證。成就是願行果故,是蓮華藏世界,非報是何?《註》(論註卷下)曰:「眾生為別報之體,國土為共報之用。」似約眾生自業報,實願力報。雖無報化判,其所說者,皆是報土相。善導、道綽分報化者,淨影、嘉祥等判為化土故。鸞師時未見有其妨,此所以其不分也。
二明二種迴向二:一往相,二還相。
初往相三:一示深,二示體,三示用。
初示深:
往還迴向由他力
此示迴向本源。
「他力」者本願海,此「迴向」自他力本願海求也。十七、十八及十一,是往相迴向願;十七、十八是其業因,第十一是其果。還相是二十二故,言「由他力」。今雖言二種,意在往相,往相利益,迴入還相故。
二示體:
正定之因唯信心
「正定」正定聚,「正定」現益故,今語其近,故曰「正定」。理實滅度因,何止正定,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故。或亦正定即因,悟正定之因。以初義為正,以信心因緣,入大乘正定之聚故。
三示用:
惑染凡夫信心發 證知生死即涅槃
此性相益,本願圓頓一乘功。
「惑染」等者:「惑」謂惑妄,「染」謂污,所謂煩惱成就凡夫。非凡夫所發,故曰「信心發」。若凡夫所發,宜言「發心」。自然發故,曰「信心發」。自凡夫言之,自然發;自佛言之,因緣發。光明名號為因緣,故自然離自力之稱,非凡夫測量境故。
「證知生死」等者,「證知」解了異稱,解了生死凡夫,即涅槃分人也。自佛邊見之,生死法即涅槃法。《論註》(卷下)釋「無上正遍道」曰:「道者無礙道。《經》言:『十方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無礙相也。」此約究竟妙果。信開發人,了知入正定,不見善惡、穢淨相,唯信本願一道故。貪瞋煩惱數數起,真實信不為彼障,安身於娑婆苦城,栖心於淨土妙境,名「廣大無礙一心」。此一心道,一無礙道,命終證究竟妙果,因一道果亦一道,因中說果無妨。
二還相:
必至無量光明土 諸有眾生皆普化
「必至」等者,證大涅槃果,必至滅度願成就故。
「無量光明土」者,光明、壽命誓願所成土。佛是不可思議光如來,此光明常住不滅,曰不可思議光。修短自在,云無礙光。為諸佛示現滅度,為菩薩示現成佛。不可思議光,無量光、無邊光,謂盡十方不可思議光。
無量以下,觸光柔軟願成就,消除三垢冥,救一切厄難故。此用具體,體亦具此用。《觀經》,無礙光而具不可思議光。八萬相海,無礙光,與諸佛無礙人一,其光明照十方國,攝取念佛眾生。不可思議光「智慧」,不捨是「護念」,「慈悲」無礙光。觸光柔軟願,亦具此義。彼(三三)願曰:「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光明觸眾生者,無邊光。故鸞師無邊光《讚》(讚阿彌陀佛偈)曰:「蒙光觸者離有無」者,是中道正智,至此絕悲智名,絕待不思議智,故曰不可思議光。又無量光《讚》(讚阿彌陀佛偈)曰:「一切有礙蒙光澤」,此無礙光入眾生心中,能使眾生煩惱心中,生清淨願往生心,即名號。一切眾生蒙其光澤,光澤慈悲,無礙光入眾生心中,眾生入不可思議光,入我我入,互不相離,能破無明闇,使一念歡喜者,必至滅度故。高祖意,以清淨、歡喜、智慧為無礙相,此相即不可思議體也,體用相即故。《大經》意:盡十方無礙光,如婦人孕子未誕。《觀經》:無礙光中之盡十方,如由子顯母。《小經》:盡十方即無礙光,無礙即盡十方。相即互融,不相離。無量無邊智慧,彌陀體內權實二智。
無礙光已下,悲智相即,單取悲邊「異方便」,諸佛教道,取相即邊,「真方便」法身德。今言「無量光明土」者,「無量」有二義:一無數量義,無限量中,有無數量義,故願取無限量,誓願無數量無量光,無限量無邊光,一念歸命,入無邊光中,乃至十念,契無量光。一念中多念故,一生相續,不離一念,若能相續者,為無礙光及無礙人所護念。《小經》云:「聞是諸佛所說名及經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諸佛所說名」者,無礙光如來名號;「經名」者,諸佛所說誠實言。歸大聖真言,契無礙光如來名義,故常為諸佛所護念,非護其身,護真實信,護其信,自及其身。凡「攝取」名義,亙兩途:一念攝,有《大經》。護念、攝受,有《觀經》、《小經》。「一念」彌陀攝取,「多念」諸佛攝取;一念「信」在彌陀,多念「行」在諸佛。名號不思議,二十願與諸佛同。誓願不思議,與諸佛異。諸佛唯讚名號,生信彌陀願,諸佛稱讚,亦從願起,皆悉歸誓願不可思議一實真如海,乘一如成正覺故。「一如」如來本願海,實智為彌陀,權智為諸佛。彌陀實智含諸佛海,諸佛權智,皆歸彌陀界。《法華》唱本懷,約一佛論。今《經》說本懷,約本地論。《法華》一乘,被在世正法機。念佛一乘,被法滅以後機。《法華》一乘,穢而求淨,常在耆山,今誰見?念佛一乘,入淨亡穢,今現在說,誰不聞?《法華》遊於四方,後至道場,《觀經》要門尚爾。念佛坐道場,遊於四方,此弘願廣大益。「若念佛者,是人中」等,是第十八願益。觀音、勢至為其勝友,住正定聚義,穢土益。當坐道場,是必至滅度益,是淨土益。生諸佛家,還相益。鸞師以三願,結他力者,即此意。弘願益,一念歸禮處,得無生忍,韋提夫人是也。要門得生已後,聞法得忍,即上品往生是。已在此界,聞弘願深致,除之處,有何可同法?若疑念此義,密家陀羅尼力,一生成佛,尚可疑。成佛皆由願力,不假自修持功。故知:至光明土者,必至滅度益。
問:依《平等覺經》,此無量光明土,即諸佛土,何以知之。文曰:「從眾國來生者,皆悉來至此國,一生得不退轉,速疾超便可到,安樂國之世界,至無量光明土,供養於無數佛。」此乃魏譯所謂:「奉事億如來,飛化遍諸剎。」而今以之為彌陀土,非誣之甚耶?
答:高祖高識,非膚見之所測。無量光明土者,為諸佛土,誰不知之。今為彌陀土者,彰佛智廣大。初見之者,韋提夫人。《經》(觀經)曰:「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諸佛淨土,豈無光明,皆咸有光明。彌陀光明,盡十方無邊光,含裹彼光明界,光明中王故,諸佛中極雄傑故。韋提見之,便願往生。是以見光臺中之淨土者,要門教機;見光臺即淨土者,弘願教機。韋提了光臺即淨土,選安養,往生即悟無生;求願往生,是以念而契無念,生而達無生。自名相入知無相,自有限量入,達無限量。能得此旨者,天親論主。佛名「盡十方無礙光」,土言「廣大無邊際」,此即「解脫光輪界」。終日遊諸佛土,不離安養界;得諸佛記者,即彌陀決。《大經》說相,十方諸菩薩,為受決至安養。《觀經》說相,至他方國,得諸佛記。此入出二門異。大經入門,觀經出門 故知:往還約娑婆機,若至安養界,唯入門無出門義,十方佛土皆彌陀土故。如水中魚來往由水,亡入出處,入出宛然;混淨穢處,淨穢差別;故興大悲,度群生海。故鸞師(論註卷上)釋「盡十方」云:「若言一佛主領三千大千世界,是聲聞藏中說。若言諸佛遍領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是大乘論中說。」又《禮讚》曰:「十方諸佛國,盡是法王家。」在西示現小,但是暫隨機,至安養國世界者,必至無量光明土。願生無量光明土,未必至安樂世界。分彌陀光明,為諸佛光明,故諸佛光明,即彌陀光明,全無量光明之土,故曰「無量光明土」。見諸佛光明者,如見枝葉然。諸佛起現光,即彌陀常光,彰本地法身相,故天親論主欲生安樂,言「至蓮華藏世界」,示此意。言「安樂國世界」者,有味哉!安樂國即世界,何言之煩重,余初心誹之,今漸知其罪。謂:世界者,國土之體樣。娑婆國世界,生滅有界限;安樂國世界,不生不滅,而無界限。無量光明土,有其無界限中,無界限無邊光。無量光明土,無量光明,出為諸佛無礙光,入為彌陀無量。十方菩薩,聞佛名,一生得不退,速疾至安樂之世界者,現生不退明證。生「安樂國」易,至「世界」難,世界「涅槃」異名。鸞師如以不生不滅,釋眾生名義也。故言「必至無量光明土」者,具往還二種義,言入即是出,言出者即是入也。終日出而不離入,不思議明證,應深求焉。
蓋彌陀願意,必至滅度之為初,為凡地難證,立往生本願;聞必至滅度益,求願往生者,謂之「願作佛心」;得願作佛心,往生即無生果,「往生」「成佛」時無前後,謂之「難思議往生」,此即徹彌陀願意故,曰「真心徹到」,達彌陀弘誓淵底,真如一實海故,唯願往生者未矣。約今日成立相,第十七願為之初,聞名、生信、證果故,行、信、證次第,其可知。若剋其體,必至滅度為之初,光明壽命願為大悲本故,住正定,由光明力證滅度,由壽命力又住正定,故入光明界,至滅度,為無量壽。無量壽,真如法性身,故《文類》曰:「必至無上淨信曉,三有生死之雲晴,清淨無礙光耀朗,一如法界真身顯。」
問:彌陀已於二百一十億土中,選取光明、壽命,今言分彌陀光明與諸佛者,非無稽之甚耶?
答:不然。選擇攝取,果後方便。本是久遠實成佛,為諸佛師,諸佛皆依之成正覺。今選擇者,取捨昔之所散也,故號法藏比丘,分久本實成法藏,賦與諸佛無上寶,永劫積累德本,乃集久遠如來法藏。集如來法藏,歸本願弘誓,復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安樂無量菩薩,為十方眾生,復集如來法藏,歸本願弘誓。展轉無窮,何日盡。既然,則今攝取無攝取,今選擇無選擇,往昔恆河沙劫,十二光佛,相次出世,超日月光,教念佛三昧,光明滿足,豈十劫乎!果後方便,可知耳。
《楞伽》會上,大慧菩薩問諸佛所從來?佛答以自安樂出。若言十劫以前不爾,十劫以後,皆自極樂出者,有全問分答之失。大慧通問三世,今以十劫以後。彌陀以前佛,豈無所從耶?言現在十方佛,自極樂出,釋迦獨方外之佛,若不自極樂出,何不言「吾一人不然」耶?《涅槃》雖言自無勝國出,無勝以前,自淨土出,通三世之稱,今現在諸佛,豈限十劫以後。《法華經》曰:我自成佛以來,塵點久遠,於其中間,說燃燈佛等。燃燈是定光如來,乃往過去,久遠無量劫,定光如來,出現於世,佛佛相次,至世自在,此中間施化明矣。荊溪釋燃燈為七佛一,言非直燃燈佛。而燃燈弟子,若爾何不言為燃燈之資,言說燃燈等。七佛非燃燈為首,何偏舉燃燈?蓋台宗人,欲釋迦本佛,通餘佛故,枉做此說。荊溪時,宗密既至,欲「本地法身」不執彼,故誇「久遠實成」本。始覺即本覺,始成即本成,始覺慧發,法界同一法身;過去無量諸佛,皆一法身作,至此何論始覺;過去諸佛,皆吾所變,一切佛土,皆吾所領。眾生不達此旨,是以輪迴不已。覺來見世間,始知眾生本來成佛,夢中化眾生,夢中見諸佛。初知:諸佛光,皆彌陀光明,皆是性起;諸佛不及者,理有不盡故;今盡法性淵底,大矣哉!光明名號也。
「諸有眾生」者:一切善惡、大小凡夫等,無凡無聖,皆普化也。
四道綽禪師四:一判教,二選行,三勸進,四明證。
初判教:
道綽決聖道難證 唯明淨土可通入
今師形狀,出《高僧傳》。本汶水人,初學涅槃宗,後慕鸞師化導,遂歸淨宗。雖依《觀經》,意在《大經》。開九品道場,意泯九品。作《安樂集》,示弘願正意。
「決聖道」等者,《安樂集》(卷上)曰: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輪迴生死不出火宅?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是以諸佛大悲,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判教相之文。
「決」決釋義,又決斷義。二種勝法者,二種宗法。此法超過世間有漏法,此勝法出大乘聖教。為不得之,流轉不已。雖值佛世,無機不信。「聖道」雖值難成,是以菩提心數數退。「淨土」雖聞難信,或起疑謗,永沉三塗,或生佛滅,不解深祕。此所以「聖道難證」也。值遇因緣,其益不虛,遠為佛種,得聞此法,至今尚爾。故引《大集》證,雖云「難證」,意存「絕無」,故曰「未有一人」等。淨土一門,偏被末世,故引《大經》弘願證。然舉《大經》願意,帶《觀經》下下品意,此今師深得弘願意者也。彌陀願意,以五逆最劣機為正,念佛而隨化土,是機之失,何關弘願。若能信佛願,即是實報土機,名是弘誓大道,所謂一道出生死者是也。
今師意,唯以「弘願」為淨土一門,「要門」與「聖道」同廢。故「又復一切眾生」下,述其意:「第一義空,不措心」者,示上品機難得,上品解第一義機故。「若依小乘」下,示中品機難得,中品聲聞故。「縱有人天」下,別示中下品機尚難得,中品是也,世福故。「若論起惡造罪」下,是下品機,今時人盡是。何達大小聖道教,是以諸佛勸淨土。諸佛教道,今廢故。諸佛教道,聖道門。為成此義,以下品接願文,是今師微意。故高祖《讚》(和讚):「本師道綽大師,閣聖道萬行,說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聖道運塞,故不得通入。淨土運開,故是以通入。非今開之,開自在世。扣其關者,韋提夫人,淨土機緣,於是乎彰。由餘閉門,弘願斯著,一開永不閉者,唯此一門。淨土門者,涅槃門,此有入出二門,今約「入門」。論「教行信證」此是一門,以信為能入,門者是弘願一法,通涅槃之路,此中自有行信。通入者,證大涅槃,亦或自化到報者是也。不覺自然轉入真如門,故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故自在厭化心生,如雞子在殼思出,此由母雞抱護。
故是以聖道亦有「教行信證」,二種勝法教,今時難證。其難行,龍樹所謂「難行道」。信猶難中易,雖信已發,行難成故,信亦廢。是故高祖(化卷)云:「信知,聖道諸教,為在世正法,而非像末法滅之時機,已失時乖機也。淨土真宗者,在世正法,像末法滅,濁惡群萌,齊悲引也。」又(化卷後序)曰:「聖道諸教行證久廢,淨土真宗證道今盛。」釋此二種名義者,高祖(化卷)曰:「於此界中入聖得果,名聖道門,云難行道。乃至 於安養淨剎入聖證果,名淨土門,云易行道。」文 凡修淨土者雖多,其種類不過二種:有帶聖道修者,有捨聖道修者。其不捨者,不決難證,謂天台、慈恩等是也。其捨者,決難證之證,謂今師及鸞師等是也。不存廢立,何顯此旨。就廢立者二種,曰:教廢立,行廢立。教廢立者今文是也,行廢立有《觀經》文是。教廢立人師功,理實本《經》文,言「惠以真實」故,言「特留此經」故。行廢立,世尊教,亦是人師功,言「全非比校」故,言「上來雖說」等。雖立二門,不存廢立,與不立同。捨歸功其大矣哉!今師就略門立,善導就廣門立,以所捨萬行,為淨土要門,是大悲救濟法,釋言「廣開」,曰「廣施」,皆是《觀經》相。非廣何達略,非略何廢廣。故知:為略說也。
「唯明」等者,不言「聖道猶可證」,故曰「唯明」。「唯」言應上「決」字,此文雖就「證」論,其意在判「教」,今師明弘願也,專依鸞師。言「大願業力為增上緣」者,鸞師始唱,今師承之,又傳之善導,其相承旨,於此可見。明其淨土,「位該上下」之文(安樂集卷上)曰:「今此無量壽國是其報淨土。由佛願故,乃該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並得往生。由該上故天親、龍樹及上地菩薩亦皆生也。」此「亦」字,彰弘願正意,如凡夫往生,亦皆往生也。 本為凡夫可見。又釋「順菩提門」(安樂集卷上)曰:「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佛國土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又(安樂集卷上)曰:「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而能繫念相續不斷即是功德門。」文 「念念不可得」者,他力任運行故,念念皆非自行,其體不可得;雖終日行,未曾行,斯乃他力信心智慧。又(安樂集卷下)曰:「無量壽經云:佛告舍利弗,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十方人天往生彼國者,壽命長遠億百千劫。與佛同等故號阿彌陀。各宜量此利大,皆願往生也。」文 此示彌陀同體證,喻「願作佛心」者也。經文唯言「人民」,今言「十方人天」,此彰因順餘方意,謂此同體證為大利,示還相真實大益。此等文不可枚舉,謂今師為自力行人,豈其可哉!
二選行:
萬善自力貶勤修 圓滿德號勸專稱
此選真假二行也。
「萬善自力」者,此指聖道及淨土要門。善導獨謂定散為要門,今師謂念佛為要門,定散和聖道為「萬行」。《安樂集》(卷下)云:「難行者如《論》說云:『於三大阿僧衹劫,一一劫中皆具福智資糧六波羅蜜一切諸行。一一行業皆有百萬難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難行道也。」
「貶勤修」者,有引「又復一切眾生」等文,為「貶勤修」文。謬甚也!彼文本述無勤修之弊,謂:言行廢類,示證難得。故今言「貶」者,指《集》前後之文,比校難易、專雜之文。「貶」者,比校相對,抑下之言,述勞而無功,應映下「圓滿」。見聖道自力益偏故,不被時機,言「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此「貶勤修」之文,雖修無證何益,引之證己言,即綽公意。《集》前後勸修福者,是隨他說,非隨自。《集》(安樂集卷下)文云:「明此彼修道用功輕重而獲報真偽者,若欲發心歸西者,單用少時禮、觀、念等,隨壽長短,臨命終時光臺迎接迅至彼方位階不退。是故《大經》云:『十方人天來生我國,若不畢至滅度更有退轉,不取正覺。』此方多時,具修施、戒、忍、進、定、慧,未滿一萬劫已來,恆未免火宅,顛倒墜墮。故名用功至重,獲報僞也。」此貶自力之文。
「圓滿德號」者,功德圓滿故。「利益」與「功德」之稱,諸佛雖功德滿,益不滿,自成功德不滿義。諸佛以利益為功德,故以利他行,成己德故。今言「圓滿德號」者,《論註》及《安樂集》曰:「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比校相對,勸此名號,故曰「勸專稱」也。
三勸信:
三不三信誨慇懃 像末法滅同悲引
「三不三信」,鸞師先暢,今師襲承,曰「慇懃」。讚文屬鸞師,今屬之今師,賞重舉德,宗尚之心切故,人我之情亡故。《安樂集》(卷上)云:「又問曰:若人但稱念彌陀名號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眾生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者何意?答曰: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所以者何,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復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謂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謂餘念間故。迭相收攝。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文 此明不如實修行失,翻顯如實修行德,以說逆順二轉,鸞師釋最為審。以翻顯說一心,今師釋亦為委。今以具說三心為「慇懃」,義亦通。稱名憶念不滿所願者,名號不思議機,唯信功德,不信智慧,故無礙光如來名義,智慧光明,以功德應之,故曰「名義不相應」,疑惑佛智,不除無明。「實相身」者,盡十方光;「為物身」者,無礙光如來也。盡十方者,真實智慧也,真實智慧者,實相智慧,以此智慧為身故,言「實相身」。無邊光體,曰之平等覺,曰無上佛,無上佛者,無上覺,不具平等心,不契此境。但見白道,不見水火二河,而入此中。龍樹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楊提刑云:「大光明中無魔事」。大光明無邊光也,無有照無邊之大,入此無邊光,魔佛一如故,破無明闇。「信心不淳」者,凡夫妄識心故濁,不順深法故淺。若能信深法,達願底,不期深而自深。「信心不一」者,不順本願一道,雜緣亂動,失正念故。「信心不相續」者,不順不斷光德故,以生滅心,求不生滅故,何由獲圓通?相續,綿綿如一線路,德一者淳。綽公慇懃,垂此教誨,實為萬世龜鑑。
「像末」等者,「像」之言,似正法故。「末」言微,正法衰微故。
「法滅」者,餘經悉滅之時。
「同悲引」者,三昧同化故曰「同」,謂三昧不變,悲愍引道也。
四明證:
一生造惡值弘誓 至安養界證妙果
明極惡人,至淨土證妙果,弘願速疾利益。「縱令一生造惡」文,及「縱使一形造惡」文,又如前引。
「證妙果」者,得畢竟常樂故。
五善導大師二:一明鑑機切,二明設教真。
初明鑑機切。
善導獨明佛正意 矜哀定散與逆惡
今師傳,如《僧傳》及《統記》等。
「獨明」者,彰獨拔功。謂:唐土弘通,鸞師開其基故,綽公紹其業,至今師大備,如三代禮樂,至周浸備。非餘師未通佛正意,今師獨請證於諸佛,分明此義,欲廣為流通也。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雖且勸要門,意有弘願。
「佛正意」者,釋迦、彌陀及諸佛正意。歸此三佛,得其驗,依一僧指授,製玄義科文,脫本竟,復求驗,又得之,故曰「楷定古今疏」。二佛正意無他,唯弘願一法而已矣。彌陀願意,祇在救下機,使謗法闡提,迴心皆往。光明名號,為大悲本,眾生專念,契具體,此弘願之正意。釋迦雖說要門,而其實皆為廢,弘願既立,諸行此廢,乘其廢,立此真宗。今師正意,意在於茲,先此正意,請證諸佛。
「矜哀」等者,「矜」謂矜憐,「哀」謂哀愍。
「定散」者,《觀經》所說機,望弘願為弘願機。「定」謂息慮凝神,「散」謂修福機,此皆過去宿習機。「逆」謂五逆機,「惡」謂十惡,此等皆所哀憐。今亦哀之,學佛大悲故。
二明設教真三:一示真實教,二示真實信,三示真實證。
初示真實教:
光明名號顯因緣 開入本願大智海
「光明名號」等者,《禮讚》曰:「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是故釋迦以及諸佛,勸向西方為別異耳。亦非是稱念餘佛,不能除障滅罪也。應知。」《十住論》曰:「般舟三昧父,大悲無生母,一切諸如來,從此二法生。」高祖(行卷)釋云:「良知,無德號慈父,能生因闕。無光明悲母,所生緣乖。能所因緣雖可和合,非信心業識,無到光明土。真實信業識,斯則為內因,光明名父母,斯則為外緣。內外因緣和合,得證報土真身。故宗師言:『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文 此高祖不可思議妙釋。然《禮讚》意,非直以因緣,為光明名。諸佛有別別因緣,總願雖一,別願各有異,攝化因緣,為之分。總願一故,所證一,以其一,彌陀、世自在王,無有差別,故曰「願我作佛,齊聖法王。」曰:「願我功慧力,等此最勝尊。」以別願因緣,彌陀能超諸佛。攝取光益,諸佛所不及,信行具足名號,超過諸佛號。故宗師意,以光明名號,為攝化別因緣。然高祖意謂:攝化因緣,亦具為因緣義;名號能生信,豈非能生因耶;光明為之緣,亦能養護信,豈非所生父母。父母義已極,因以世間父母,況出世父母。〈序分義〉云:「若無父者,能生之因即闕,若無母者,所生之緣即乖。」此非宗師之以父母為因緣耶。稱餘佛,非無隨分益,故《十住毘婆沙》,以稱餘佛為易行,況彌陀以名號為別因緣。已見親聞名號,生信心,未聞面見光明,生信心者,雖光明觸其身,不得見。明知:此界耳根利,他方亦有見光明生信之國,彌陀昔於此界發此願,故以名號為親因,以他方亦有光明,有為佛事之國,光明、名號並誓,備「見、聞」境。光明、名號俱彌陀名義故,理實光明、名號互不相離。於非因緣中(法性),為攝化故,分因緣。味宗師「三緣釋」,其言「緣」者,緣由義,非能所相對因緣,亦或因緣義。此之「緣」字,含「因」義,故言「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又言「四十八願皆發增上之勝因願」,皆為此增上之勝因。立定、散二善,為此要為門;名號不思議,為入真之方便;相助發此增上之勝因。念佛行者,與佛本願相應故,與佛教相應故,隨順佛語故,於佛為親,為此因緣,蒙光照,故名「親緣」、「近緣」等亦爾。
問:攝取在一念。宗師意,約信後相續相,此護念義,非攝取。云何?
答:以「後護念」,顯「初攝取」。以有「三緣」義,蒙攝取益,故三緣義著,有此三義之緣在光明,故為外緣。宗師科(定善義)曰:「光所及處,偏蒙攝益。」其所及者,非是緣耶?高祖釋,初光明、名號,分為因緣,此宗家意,即《大經》機。《大經》以無量壽為正號,以光明為別號,故有光明無量壽次,以光明、名號合為外緣。《小經》意,光明、壽命俱名義故,以《觀經》光明,合《大經》無量壽。無量豈有別體,即光明,此光明常住不滅故,號無量壽。以光明、名號合為外緣,所謂:以「阿彌陀佛為增上緣」者,此增上緣,入眾生心中,為信心正因,故曰:「願願皆發增上勝因」。「增上」無上義,無上勝信因;緣即因,因即緣故,體即無二。曰:無礙光明和名號入眾生心中,無善根眾生,為無上功德之主。具智之功德,謂之無上。不具智者,謂之有上。以智慧為功德總體,謂:彌陀本願,以能所相對因緣,契絕待不思議真境,境即無量壽,捲光明歸壽命也。捲處常舒,不斷光也。普照光,以光明,分為因緣者,專約佛邊。總為外緣者,是約機邊。本鸞師釋曰:「以信佛因緣,至不退地。」「信佛」者,信佛願佛智,「佛願」者,至心信樂願,此願光明、壽命,斯願即諸佛稱名願,以此願為緣,以信心為因,故曰「信佛因緣」,曰「信心因緣」,亦是緣由義。《維摩經》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方便」是化他行,「方便」法身德,是利他本願名號,所謂「信方便易行」。一切諸佛,皆有方便,彌陀以信為方便,宗師所謂:「非無因緣」。以緣為因,以因為緣,兩無妨,不可以常途法數局數。
「開入」等者:「開」謂開解,「入」謂證入。又謂;「開」謂開示,「入」謂通入。此約迴心門。
「本願大智海」者:本願因,智果;因願已顯佛智,果智亦不違本願所有大智海,故曰「本願」等。因果相即,攝化無方,其廣如海,本願者「大悲願」,即「若不生者」誓,謂之利他真實。由利他真實悲願,得自利正覺智果,即光明壽命體。此佛中心大悲願,即盡十方不可思議光如來,契其心中者,曰「正信念佛」。自悲見之,法界皆悲;自智見之,法界皆智。悲故別,智故一,唯信一實智,其中即有無礙智,所謂:至無量光明土也。《禮讚》曰:「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聞名歡喜讚,皆當得生彼。」文 「聞名歡喜」是聞解,「皆當得生彼」是證入。
次約「迴向門」者,鸞師講堂《讚》(讚阿彌陀佛偈)曰:「聽佛開示咸悟入」,是彼土迴心,彼土聞法得忍機也。直進是廢立機也,迴心是助正之機也,若能移廢立法,即於此迴心。不爾,彼土迴心,釋「心得無疑」文,深勸此土迴心,此乃開示,翻定散二心,通入如來利他信心。若能約直進者,光明名號顯示處,即開示,由之開解,證入薩婆若海,謂之「聞佛願生起本末無疑心」者。若論生起本末,就機法有二種釋。初約法:光明、壽命,大悲之本,餘功德皆是末,諸佛本願皆是末,不出十九、二十故。次約機:凡夫是本,聖人是末,聞之無疑,直進機。
二示真實信:
行者正受金剛心 慶喜一念相應後
歸三寶偈云:「正受金剛心,相應一念後,果得涅槃者。」今依此文,換骨奪胎來,祖師高才,其可仰哉!曰「行者」,曰「行人」,文出《觀經》。
「正受金剛」等者,此所歸三寶體,今為能起信,其相似違,理實不違。高祖意:共發金剛心「因」,正受金剛心「果」,因果相即,果卻為因,皆是盡十方,法性真如海中因果故。因果皆屬果海,此信從如來智慧海出,故正受。不見雜行、雜修、邪道,唯見本願正直大道。正直進故曰「正」,虛己受故曰「受」,其體堅固猶金剛,故曰「金剛心」。或可:金剛心等覺位,正受金剛位也。「正受」者即信心,故〈化土卷〉曰:「教我正受者,金剛真心。」《觀經》顯說,猶是「邪受」。正受金剛心,即是信體。今日行人,為未來所歸依體,顯果後德相於因中,故曰「正受金剛心」。得已見之,「行者」即「正受金剛心」。今約其「初受」,初受此信自佛邊來,非過去以曾習之乎,不能受,故曰「信樂受持甚以難」。故知:此「金剛」言,含四義,曰:金剛位、金剛智、金剛身、金剛力。全此四在信海。
「慶喜」等者,斯「一念」含行、信,今以「信」為正。「相應」者與本願相應,與名義相應,又是三業相應信行。如來心業,如虛空功德,為至心信樂忘己之體,故名「廣大無礙一心」。若又取「行一念」,相續稱名,與信相應也。後者,自信發得,至信後時,斯乃長而遠。此字勢接下句。「一念相應」文,出《起信論》及《大品經》。
三示真實證,此亦有二:一現益,二當益。
初現益:
與韋提等獲三忍
「韋提」具云「韋提希」,亦云「毘提」,此云「思惟」,曰「教我思惟」故。
《觀經》云:「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宗師釋曰:「言『心歡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踊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文
「華座觀」文曰:「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當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等。
「得益分」文云:「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心歡喜「喜忍」,廓然大悟者「悟忍」,一心信受「信忍」。今竊案:此三忍唯一。信佛智不思議故,即是不可思議光如來利益。「喜忍」歡喜光益;「悟忍」清淨光益,見一道清淨光明悟故;「信忍」智慧光益,智慧光力,得信心智慧故。全此三,唯一「信忍」,信忍者「信即忍」,「忍」更無生法故。金剛信心,即金剛心位。此三忍,序分標,正宗得,流通結。自要門機見是末後得益;自弘願見之,是正宗得益。善導彰弘願旨故,言「華座觀」所得。序分(取意)言:「為韋提及未來眾生,說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見清淨國土。至華座觀,釋迦如來未說,彌陀現空中,使韋提悟。是以韋提白佛言:我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未來眾生,當云何觀?」韋提已由佛願得忍,自身能事畢,彼重問之,使要門與弘願對辨,知全非比挍。故知:「教我正受」請意,至此果。正受金剛信心,此信心即信忍,正忍受無生德故,未來得證無生妙果。無生者,阿彌陀佛,不生不滅,眾生世間清淨,觀音、勢至在其中,唯一清淨句門,此自清淨業入。韋提請「清淨業處」,不由觀而得真觀。〈普門品〉言:「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者是也。序分言:「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得無生法忍。」正宗言「說除苦惱法,應聲無量壽佛出。」韋提希,知除苦惱法即彌陀。宜哉!彌陀誓曰:「神力演大光,普照無際土,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彌陀現空中,光明赫爚,不可具見;韋提見之,忘幽閉苦厄,知免生死苦,必至滅度。滅度無生,無量壽,彌陀妙果,無上涅槃,無上佛,無上覺,無上上,無等等,無上尊,無邊光約橫,不斷光約豎。斯乃極妙樂事,樂事極者無過涅槃,非「極」是「無上」義乎!此釋極樂名義,言「極諸樂」,他受用;言「至極身土」,自受用土。今「極妙樂事」者,無量壽,「事」者光明,光明為佛事故。見之,善導釋曰:「見清淨光明,歡喜得忍。」此豈非清淨、歡喜、智慧三光,使韋提得忍耶。
今乘便,釋「厭苦緣」等。上言「厭苦緣」,下宜言「欣樂緣」,而言「欣淨緣」。若言「欣淨緣」,上宜言「厭穢緣」,而言「厭苦緣」,甚有深意。「穢」通依正,故曰「穢身」,曰「穢土」。「苦」局正報,「厭穢」者唯願往生,「厭苦」者願佛身。彌陀必至滅度願,轉生死為涅槃也。「苦」生死苦果,厭苦果者,為無量壽雖三尊現,見者唯無量壽故,言「見無量壽已,接足作禮」。雖言「獲三忍」,所得唯「一忍」。聞其名號「悟忍」,解了故,信心「信忍」,歡喜「喜忍」。見無量壽佛是得忍,正得正受時,作禮一念相應後,見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之行體,南無歸命禮,得無生忍也。極樂世界,廣長之相者,約要門,猶有限土;約弘願,是無限土;「廣」者無邊光明,「長」者壽命長遠。佛本意:在捨相取體,捨觀佛歸念佛,故言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言「見佛身」者,即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弘願海,謂之大信海。韋提為未來,請見佛身及二菩薩之法,故說真身觀等。像尚難得,況真身,故信大悲願,入念佛三昧。「見佛身」者,今日眾生,見佛相,已見無量壽佛,見十方無量諸佛,況二大士。故知:未來眾生觀,至真身觀盡,真身觀成就相,在觀知「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知攝取不捨」者,即「見佛身」,謂之「知實相身」,謂之「名義相應」,所謂:「慶喜一念相應」。雖易千聖,不能轉此法,念佛三昧益,其大矣哉!
問:獲三忍,在「正受金剛心」時,何言「一念相應後」?
答:今文勢,正向下「即證法性」句,以信因涅槃故。謂:「一念相應後,證法性之常樂。」豈止未來證,現身亦已獲三忍也。此舉已得者,赫未來;獲三忍,即證常樂。「即」一字示「現生密益」,獲三忍處,無生一念也。言信後獲忍,如雖往生成佛因事,言生後證果。宗家曰:「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命終處,即往生,而言「後念即生」,非後念即生相難知。譬如雲之在岫,朦朦如霧,出岫已始知雲。
二當益:
即證法性之常樂
序題門云:「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高深,十聖莫窮其際。乃至 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徧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又佛密意宏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闚,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文
此文,初言廣大真如,五乘等難測,最極頓機猶應證;後言凡惑難得教證,因韋提請要門,雖釋迦欲說,而意實在弘願。言說除苦惱法,彌陀應聲即現,使韋提悟。彌陀現相,即釋迦說;釋迦音聲,即彌陀教。不言「除苦惱法」,何知極妙樂法?彌陀不現,何彰「除苦惱法」?明知:二尊一教。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者是也。顯要門益,實彰別意弘願,其意與諸佛別故,曰「別意」;韋提思惟外故,曰「別意」。佛密意對要門,釋迦密意即弘願。對弘願,彌陀密意,以定散方便,捲而不舒,其密意出《觀經》,為釋迦教門,故賢聖難測。仰順二尊敕命,一生相續,捨娑婆雜穢身,至安養界,證彼五乘難測,法性真如海也。畢命為期者,即一念相應後。
「即證法性」者,弘願益也。言「即證」非經時日。今師釋,「入三賢」言「十地自然彰」,言「入究竟解脫」。其實「究竟解脫」,金剛心也。證得不退,入三賢等,皆是果後方便。法性者涅槃,中有「常樂我淨」,言常樂我淨者,常樂中含故。「常」無量壽。「樂」無苦無樂,即極妙樂事。「淨」者清淨光明。「我」者自在無礙德。皆在一涅槃海。
六源信僧都二:一決擇真化,二示真利。
初決擇真化三:一教,二信,三土。
初教:
源信廣開一代教 偏歸安養勸一切
今師傳如釋書。
「廣開」等者,能究諸宗奧也。
「偏歸」者,不歸他謂也。
「勸一切」者,說而勸之,筆而勸之也。
二信:
專雜執心判淺深
《往生要集》(卷下末意)「問:若凡下輩亦得往生,云何近代於彼國土求者千萬,得無一二?答之:引綽和尚三不三信釋。又引導和尚專雜得失文。次引菩薩《處胎經》,明懈慢界,決雜修人不生。引感師釋云:處胎經 下文曰: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是知,雜修之者,為執心不牢之人,故生懈慢國也。若不雜修專行此業,此即執心牢固定生極樂國。乃至 又報淨土生者極少,化淨土中生者不少。故《經》處胎經 別說諸不生之義說,實不相違也與諸行往生文,不相違也。」此等文,雖依感師,唱舉之功,獨在今師。本朝判專雜得失者,以今師為首唱,是以賞提舉功,皆以為今師釋。
又《要集》(卷下本)念佛證據門曰:「三輩之業,雖有淺深,然通皆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又云:「問:餘行寧無勸信文耶?答:其餘行法,因明彼法種種功能,其中自說往生事。不如直辨往生之要,多云念佛。何況佛自既言當念我乎。亦不云佛光明攝取餘行人。此等文分明,何重生疑耶。」又引《起信論》,明馬鳴正意。自結云:「明知,契經多以念佛為往生要。若不爾者,四依菩薩即非理盡。」此等文「判淺深」者也。專修執心牢固故「深」,雜修執心不牢固故「淺」。
三土:
報化二土正辨立
《要集》(卷下末)曰:「問: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是何身土?答:天台云:『應身佛同居土。』遠法師云:『是應身應土。』綽法師云:『是報身報土。』古舊等相傳皆云化土化身,此為大失。依《大乘同性經》云:『淨土中成佛者悉是報身,穢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又舉彌陀滅度,二大士補處文:《要集》云:迦才會《同性經》云:「淨土中成佛,判為報者,是自受用身也,非實報身也」 「問:何者為正耶?答:迦才云:『眾生起行既有千殊,往生見土亦有萬別也。若作此解者,諸經論中,或判為報,或判為化,皆無妨難也。但知諸佛修行,具感報化二土也。如《攝論》加行感化,正體感報。若報若化,皆欲成熟眾生。此則土不虛設,行不空修,但信佛語,依經專念,即得往生。亦不須圖度報之與化也。』已上 此釋善矣!須專稱念,勿勞分別。」文
依此等文,今師意:報化兩立,不勞分報化,唯勸專念,判專雜執心。後言「生化土者多,生報土者少」,意好報。可知。綽公,會《觀音授記經》言「報身」;迦才會《同性經》言「受用身」,非「實報身」,此似違。綽公所言之「報身」,「實報身」,其現隱沒相,是迦才所謂「受用事身」。「實身」與「事身」,相即不相離。導師引《大品經》〈涅槃悲化品〉者,亦此意。舊譯《攝論》,分「受用身」與「報身」,迦才依之為言。舊所謂「受用身」,新所謂「他用身」。舊所謂「報身」,新所謂「受用身」。《同性》所謂「報身」「他受用身」,與《觀經》佛同,綽、導二大師,引之先禦「化身」之侮,其實別意弘願「酬報身」,不可與餘佛一例。佛受用身,彌陀真報身,其現隱沒相,且與餘佛同耳,應以加行感化,正體感報,推撿焉。定散諸行,報土加行,是以留止化城,是彌陀非本願故。他力念佛,報土正因是以直悟入正體智,但修專念,入報也必矣。若爭土而不修者,如諍席不坐,其爭何要?所以今師誡也。《處胎經》懈慢界,亦化土攝。
「正辨立」者,引證辨論,成立故。
二顯示真利二:一示修益,二通伏難。
初示修益:
極重惡人唯稱佛
《要集》(卷下本)云:「《觀經》云: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今依此文,今不言「得生極樂」者,以往生接「攝取」言,故謂:一念歸命處,即入攝取光中,此乃心入無量光明土也。
「極重惡人」者,五逆罪人,此示本願正機。今意謂:極重惡人,唯稱佛名者,在攝取中也。「稱佛」言,藏在「攝取中」言,以下文影顯此意。
二通伏難:
我亦在彼攝取中 煩惱障眼雖不見 大悲無倦常照我
《要集》(卷中本)曰:「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今依此文,科言「通伏難」者,有伏難曰:「公言念佛在攝取中,公見攝取光明否?」今通云:「我亦在攝取中,煩惱障眼故不見,雖不見大悲豈無倦故,照護我身。」
七源空聖人三:一明悲愍切,二明興教德,三示釋文要。
初明悲愍切:
本師源空明佛教 憐愍善惡凡夫人
「明佛教」者,明了佛教,決擇真假也。「佛教」者,一代諸教。
「憐愍」等者,謂:「憐」哀憐,「愍」謂愍傷。善惡凡夫本願之實機。
二明興教德:
真宗教證興片州 選擇本願弘惡世
「真宗」者,淨土真宗也。以真實利為宗,故宗家曰:「真宗叵遇。」《五會讚》曰:「念佛成佛是真宗。」
「教」者,淨土真宗教。
「證」者,淨土真宗證。今師四十三出黑谷,向廣谷,後至大谷,大弘真宗。南都北嶺徒,深嫉之,數達天聽。門人諫師云:「依台宗弘通,人胡拒師,何不圖之?」師作色曰:「拙乎!汝等言也。若不開淨土宗,不能使凡夫入報土;相宗判淨土為真報土,而非地上菩薩不能入;台宗所判為同居土,皆是失凡夫入報益。非善導所立念佛,凡夫不能入報,此吾所以弘也。縱破頭七分,流于新羅、百濟之國,不足為憾!」眾聞其誠言,雨淚而止。南北忿終不已,因就于佐州,吾高祖亦流于越。居五年,遂被赦,歸京不幾而化。滅後澎湃而起,如江河不盡。然高祖(化卷後序)曰:「竊以,聖道諸教行證久廢,淨土真宗證道今盛。然諸寺釋門昏教兮,不知真假門戶。洛都儒林迷行兮,無辨邪正道路。斯以興福寺學徒,奏達太上天皇號後鳥羽,院諱尊成,今上號土御門,院諱為仁 聖曆,承元丁卯歲,仲春上旬之候。主上臣下,背法違義,成忿結怨。因茲,真宗興隆大祖源空法師,並門徒數輩,不考罪科猥坐死罪。或改僧儀,賜姓名處遠流,予其一也。爾者已非僧非俗,是故以禿字為姓。空師並弟子等,坐諸方邊州,經五年居諸。」云云 空聖人,罪名藤井元彥,配所土佐國幡多。鸞聖人,罪名藤井善信,配所越後國國府。此外門徒,死罪、流罪。皆略之。「皇帝佐渡院諱守成 聖代,建曆辛未歲,子月中旬第七日,蒙赦免入洛已後,空居洛陽東山西麓,鳥部野北邊大谷。同二年壬申寅月下旬第五日,午時入滅。奇瑞不可稱計,見別傳。」
「興片州」者:「興」謂興隆,「片」謂單片,「州」與洲同,海中之洲也。吾本邦在海中,如片板浮海也,謂不與餘國連接,不可以大小論焉。
「選擇本願」者:「行、信」,與上「教、證」合成「教行信證」。五濁增時多疑謗,毀滅頓教者,不可稱數,非受舍衛付屬者,不能弘通。今師以此本願,弘通惡世,諸佛方便力所致也。後集念佛要文,造今《選擇集》,授之月輪禪閣,為念佛龜鑑。奉持之,以廣弘通事,如《本書》。
三示釋文要:
還來生死輪轉家 決以疑情為所止
速入寂靜無為樂 必以信心為能入
《選擇集》(下)曰:「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今辨此文,死去復來故云「還來」。
「輪轉」者:「輪」者謂輪環,「轉」謂展轉。又「輪」謂車輪,如車輪「轉」也。
「家」者三界家也,意亦通界外。
「決以」等者:「決」無餘途之稱。「疑情」者,疑惑情相,此有三種:曰世間、出世、弘願三也。世間疑者,疑世間因果也。出世疑者,疑出世因果也;信神明賞罰,疑佛陀冥應等是也。弘願疑者,疑報土因果也。《觀經》下三品等機,疑弘願勝益,自遺其罪者是也。今文雖兼三種,意在第三。
「所止」猶言「能止」,「所」是語辭。
「速入」等者,「速入」通因果,而意在果。
「寂靜無為樂」者,法性常樂,即涅槃之城,無量壽果海,清淨智海。
「必以」等者,「必」者不可有無之稱,此信若無者,不能入。龍樹曰:「佛法大海,以信為能入。」通法尚爾,況別願海乎。《選擇集》初,言「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後亦言「以信能入」,此文在末,意為付屬也。《選擇集》要,在此四句,故吾祖讚吉水,唯用此文。初言「往生之業」,往相大行;今言「信為能入」者,往相大信;行信合名「選擇本願」。今偈言「本願名號正定業」者,是「往生之業」句;「至心信樂」句是今文;「成等覺」者,涅槃城。單取「往生之業」釋者,謂之「行不退」;取今四句者,謂之「信不退」。此信不退機,甚希,故言「難中之難」。具此大信者,自具大行,故曰「真實信心,必具名號。」鸞師釋下品十念,曰「依止無上信心生」,信是十念所依止,豈非根本此無上信心乎!淨土傳法一句:龍樹曰「信方便易行」,天親曰之「一心」,鸞師謂「無上信心」,道綽、善導二師亦謂「無上信心」,高祖、吉水讚云「教無上信心,開涅槃門。」其所傳來久矣,後豈有涯耶!
三結勸:
弘經大士宗師等 拯濟無邊極濁惡
道俗時眾共同心 唯可信斯高僧說
「弘經」者,「總」弘餘經,「別」弘今經。
「大士」者,龍、天二大士。
「宗師」者,唐土三祖,吾邦二祖。
「等」即等上,亦或指餘人。
「拯濟」等者:「拯」之言「救」,「濟」亦義同。如以手接,以船渡也。
「無邊」等者,《安樂集》所謂「無邊生死海」。
「道俗」等:「道」是出家,「俗」是在家,「時眾」末法今時眾,「共」者共一手也,「同心」者同趣一道也。
「唯可」等者,謂:斯高僧等,是真知識。不勸信自說,推功於他,無私心之至,可不信耶!
追 錄
宗家曰:「韋提因見清淨光明,心歡喜得無生法忍。」此「清淨光明」中,含清淨、歡喜、智慧三光。不具清淨,何廓然悟;不具歡喜光,何得歡喜;不具智慧,何知「生即無生」。故知:一清淨光具三光,一信忍具三忍。是三忍,即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正覺大音,響流十方故,名號即「音響忍」;聞其名號,信心歡喜者,「音響忍」。身意柔軟者,「柔順忍」。知「往生無生」者,「無生法忍」。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
問:《經》(大經卷上意)言「見道場樹,得三法忍。」今何言「聞佛名」得耶?
答:見道場樹願,得三法忍願等,皆是「欣慕願」;而本自第十八中開出,不離第十八中;為「迴心機」說,不為「直進機」;自「直進機」,在名號一法。是以「見道場樹」者,彼土得三忍;「聞名號」者,此土得三忍,斯乃「他力密益」也。
正信念佛偈捕影記卷下 大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