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淨土真實信文類序

愚禿釋親鸞述

   當卷大門第三明信。於中分五:一序題目,二者別序,三正題目,四者標舉,五者正釋。

   初序題目,分二如前。

   二別序者,對第一卷最初總序,號之別序,是安心卷為要須故有此別序。

    問:用二序時常安前後,仍以安後謂之後序,或以前後稱之序跋,非其後序,中間用之有其例耶?

    答:若依天台,於《法華經》本、迹二門各有其序,是其證也。就此序中分文為四。

夫以,獲得信樂,發起自如來選擇願心。開闡真心,顯彰從大聖矜哀善巧。

   一自文之初至「哀善巧」,是顯他力信心行相,上云「如來」,是約彌陀,下云「大聖」,是約釋迦。

然末代道俗,近世宗師,沉自性唯心貶淨土真證,迷定散自心昏金剛真信。

   二「然末代」下,是明他師拘其本宗自力執情,不顯本願真實源底。此非實誤,時機未熟,皆待後賢述其實義耳。例如天台、淨影等師,皆是大權,各雖明哲,暫隱經旨潛讓彌陀如來應化,善導大師楷定述記。

爰愚禿釋親鸞,信順諸佛如來真說,披閱論家、釋家宗義,廣蒙三經光澤,特開一心華文,且至疑問遂出明證。誠念佛恩深重,不恥人倫哢言。

   三「爰愚禿」下,顯自所解宛得經論釋義深旨,兼顧謗難述自謙言。

忻淨邦徒眾,厭穢域庶類,雖加取捨,莫生譭謗矣。

   四「忻淨邦」下總結文也。

顯淨土真實信文類 三

愚禿釋親鸞集

   三正題目者,分二又同。對序題目云正題目,行信鈎鎖,二三成次。

至心信樂之願  正定聚之機

   四言標舉者,題後一行第十八願,至心信樂之願是也。註言「正定聚之機」者,是明至心信樂行人,即蒙攝取不捨益故,現與生死分流義也。

謹按往相回向,有大信。

   五正釋中又分為二:自文初下至「重愛也」,先標信相,兼舉願名。二「至心信」下正引諸文。

    於初文中「謹按」等者,第二卷初雙標行信其中明行,是故當卷不及標二,直明信也。

大信心者,則是長生不死之神方,忻淨厭穢之妙術,選擇回向之直心,利他深廣之信樂,金剛不壞之真心,易往無人之淨信,心光攝護之一心,希有最勝之大信,世間難信之捷徑,證大涅槃之真因,極速圓融之白道,真如一實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願。斯大願名選擇本願,亦名本願三心之願,復名至心信樂之願,亦可名往相信心之願也。然常沒凡愚,流轉群生,無上妙果不難成,真實信樂實難獲。何以故,乃由如來加威力故,博因大悲廣慧力故。遇獲淨信者,是心不顛倒,是心不虛偽。是以極惡深重眾生,得大慶喜心,獲諸聖尊重愛也。

   嘆此信心,有十二句,其文可見。云「不顛倒」,云「不虛偽」,借《論註》言。

至心信樂本願文,《大經》(卷上)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已上

《無量壽如來會》(卷上)言:「若我證得無上覺時,餘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已上

本願成就文,《經》(大經卷下)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已上

《無量壽如來會》(卷下)言:菩提流支譯「他方佛國所有有情,聞無量壽如來名號,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回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除五無間誹謗正法及謗聖者。」已上

   二引文中,因願成就《大經》、《寶積》各以引之,其義可見。

(大經卷下)言:「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是故當發意。」已上

   又言聞法能不等者,《大經》下卷三十偈文,是嘆聞法不忘之德。

    問:次上文者,《如來會》説,今文《大經》。兩經各別,何云又耶?又下二文《如來會》文,何對《大經》亦云又耶?前後錯亂難思。如何?

    答:誠以難思,此書大概類聚之後,上人不幾歸寂之間不及再治,少少非無如此事等。且又雖有翻譯之異,梵本同故依其義邊,強無苦歟。

    「聞法不忘則我善親友」稱譽之義,淨影、憬興共約彼土,義寂約此,殿最難知。但次所引異譯經文,或云「當獲重愛聖尊」,或云「常令諸佛生喜」,文勢義趣約比土義,尤得其理。宜依寂意。

    問:諸師異解,欲聞其釋。

    答:淨影師(大經義疏卷下)云:「聞不忘者,彌陀佛所聞法不忘。言見敬者,見彌陀佛心生敬重。得大慶者,明前聞法見佛恭敬得善利。乃至 行順釋迦,名我善友。」已上 憬興師(述文贊卷中)云:「即不忘彌陀所説,亦見彼佛心生敬重,以為大喜,行順釋迦,釋迦所攝,故云善友。」已上 義寂師云:「聞法能不忘者,聞而能思,故不忘也。見敬得大慶者,於思擇時,見其深趣而敬重,得其滋味而大慶。若能如此,則與佛同志,故云即我善親友也。」已上

    次下兩文,大同《大經》。

(如來會卷下)言:「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廣大佛法異門。」已上

(如來會卷下)言:「如來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示,天、龍、夜叉所不及。二乘自絕於名言。若諸有情當作佛,行超普賢登彼岸,敷演一佛之功德,時逾多劫不思議。於是中間身滅度,佛之勝慧莫能量,是故具足於信聞及諸善友之攝受,得聞如是深妙法,當獲重愛諸聖尊。如來勝智遍虛空所說義言唯佛悟,是故博聞諸智士,應信我教如實言。人趣之身得甚難,如來出世遇亦難,信慧多時方乃獲,是故修者應精進。如是妙法已聽聞,常令諸佛而生喜。」抄出

《論註》(卷下)曰:「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

   次《論註》文,五念門中讚嘆門釋。今所引中,初自「稱彼」至「相應故」二十五字,是本論文。「稱彼如來名者」以下,論文分三牒釋之耳。就第一句:

    問:「稱彼」等者,所言之「稱」,稱念義歟,稱揚義歟?

    答:總而言之,可通二義。別而論之,稱念為本。

    問:今論所立五念門中,不立名號稱念一門,即以觀察為論正意,隨見註(論註卷下)文,釋讚嘆云「讚者,讚揚也。嘆者,歌嘆也」須約稱揚,何通二義?況以稱念為論正意,其理如何?

    答:豈不前云,總通二義。今讚嘆釋則一邊義。但別不立稱念門者,言讚嘆者,是則稱義,「稱」有稱揚、稱念二義,故不別立。凡於稱字通二邊義,若約所讚是則稱念名號是也。若約能讚稱揚之義,而能讚者,於所讚法有勝德故。若無所讚何有能讚。其所讚者名號,光明第一之句所明即是名號法也。

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非如日月珠光但破室穴中闇也。

   就第二句「佛光」等者,佛之光明智慧所生,故云「如來光明智相」。

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者,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就第三句「能破」等者,明滅罪德。「一切」言中,應攝惑障、業障、報障諸不善也。「能滿」等者,明往生益,又「一切」言可攝護念見佛等也。

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由存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然有等者,是其問也。「由不」等者,是其答也。「云何」等者,是徴問也。「為」下「如」上,本無「不」字,是脱落歟?「謂不」等者,是其答也。此有二意:一謂以不知二種之身判為名義不相應義,二謂違三種不相應義,稱為如實修行相應。

    問:實相、為物二種之身,其義如何?

    答:此有二義。一義云,實相身者,此是理佛,即云法性法身是也。為物身者,此是事佛,即云方便法身是也。一義云,實相、為物二種法身,共是事佛,二種法身是約自利、利他之德,即名與義,實相約義,即是光明攝法身故。為物是名,即是名號攝衆生故。

    問:且就後義既云實相,何為事佛?

    答:所言實相,非無相義,是虛實義。即約生佛,謂佛為實,衆生為虛,以悟為實,以迷為虛。

    問:二義之中,以何為正?

    答:二義共存,用捨可在學者之意。但約名義,猶親文歟。

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淳字:至也,誠貌之貌也 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與此相違名如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已上

   又有等者,是釋如實、不如實義。「一者」等者,第一不信是約心弱,由心弱故或有行時,或時不行。又窺字訓,「淳」《玉篇》云:「之純,是倫二切,淑也。」《廣韻》云「常倫切,清也,朴也。」依此等訓,可通不善、不淨、不直等之義歟。註「常偸反」,偸字恐非,書生誤歟,可如《廣韻》。第二不信,既云「不一」,由不一故行不一准云不相續,雜餘行故念彌陀心念念間斷,釋云「餘念間故」是也。

    「是故」等者:

    問:上舉三信更不云一,以一心文結三信義,註釋引文甚不相順,如何?

    答:上舉三信雖開其心,三信相成遂非別心,以之謂之只是開合,為顯其意,故結此義引此文也。

    仍下私釋,專成三心一心之義,尤叶此理,殊可信受。

《讚阿彌陀佛偈》曰:曇鸞和尚造也「諸聞阿彌陀德號信心歡喜慶所聞,乃暨一念,至心者回向,願生皆得往。唯除五逆謗正法。故我頂禮願往生」已上

   次《讚彌陀偈》,此文為讃第十八願文故,引此偈也。

光明寺《觀經義》(定善義)云:「言如意者,有二種:一者如眾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二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已上

   次所引文〈定善義〉釋,解雜想觀「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之文釋也。

    「言如」等者,於如意言有二義中,後義粗標他力利益,是顯造惡流轉凡夫,開悟得脱非己所堪,偏為佛德。雖為定善觀門之説,就所觀佛明其益也。

    言「五眼」者,載第一卷。

    言「六通」者,《倶舎論》第二十七云:「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雖六通中第六唯聖,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總相説亦共異生。」已上

(序分義)云:「此五濁五苦等,通六道受,未有無者,常逼惱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數攝也。」抄出

   次所引文〈序分義〉釋。

    問:今引此文有何由耶?

    答:上來引文所明,皆是如來濟度利生方便,如實相應真實信心。其所被機,是為罪惡生死凡夫,煩惱賊害之衆生故,為顯五濁、五苦、八苦逼惱有情,專為其機,故引之也。現行之本,五苦下有「八苦」二字,今被除歟,又有異歟。

(散善義)云: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已來,正明辨定三心以為正因。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二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

   次所引者,〈散善義〉文,三心釋也。此三心者,出離直因,行者最要,解信仰信宜依機根,共歸佛智往生無疑,於此三心可存二意:

    一者:是為定散諸機所發起故,先被行者明其信相,故明初心勸門之時,先約其機,勸可解行真實之義。誡門之時,同約其機,誡侵貪瞋可離虛假,内外相應謂之真實,然而未分自力、他力,下之二心准之應知。

    二者:三心皆是如來廻向成就之利益也,更非凡夫自力之心,凡心更無真實之義,偏歸他力以其佛德證得往生,是故於機不論信相。約此義邊,《大經》、《觀經》三信、三心本是一意。今至誠心,勸誡二門讀其文點宜令領解,可在口傳,又至其文粗可解耳。二義之中,初義常義,後義今師相傳之義。次下三心、一心釋中,具有此意。

「辨定」等者,今此三心就云正因,正者對邪,又對傍言。今此言正,其義可知。因者對果,又對緣言。是則《觀念法門》中,釋見佛緣云:「至誠心、信心、願心為内因,又籍彌陀三種願力以為外緣,外内因緣和合,故即見佛。」已上

言「三力」者,同緣中,依《般舟經》説所引載之大誓願力、三昧定力、本功德力,是其三也。見佛之益既由内外因緣得之,往生之益尤可准知。因茲此書第二卷云「真實信業識斯則為内因,光明名父母斯則為外緣。内外因緣和合得證報土真身」蓋此義也。

「隨機」等者,機者即是定散諸機。「益」者即是諸機往生,得其往生偏由佛願難思利益名號一法,而佛未顯其勝利,言之意密。是故自問自徵自答。若不如是,衆生何以聞此要義,慇懃之意,其義可貴。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灸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 由字:經也,行也,從也,用也 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乃至 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經云一者至誠心者,是牒經文。

    問:依文三卷一一釋經,何限此文置此言耶?

    答:所言三心,一經眼目出離要道,故舉佛言勸信順也。

    「至者」等者,是字釋也。至字真訓,管見未覃,但如此例,聖典多之,況大權釋仰可信之。如天台者,以專訓至,是又未知,各有據歟。

    「欲明」等者,勸門釋也。須字之訓,可用用訓。

    「心中作」者,非行者作,約佛所作。是則凡心非真實故,依歸佛心真實之德,為其佛德得往生益,就其所歸云真實心,依主釋也。

    「不得」等者,誡門釋也。此句文點,自現還得,當流學者定存知歟。今此釋意誡雜行也,所以然者,凡夫之心更無賢善精進之義,只是愚惡懈怠機也。而人不顧自心愚惡,隨緣起行,若欲求修賢善精進之諸行者,惡性心故煩惱賊害,必是不免虛假雜毒,内懷虛假是其義也。然者不現賢善等相,識知自心三毒惡性,捨自力行,歸他力行,可得真實清淨業也。以勸此心為今釋要。

    「雖起」等者,三業為外,惡性為内,如常義者,外名身、口,内名意業,如然可云雖起二業,既云三業,可知三業只是外也,内惡性也。

    「若作」等者,明自力善為雜毒故,雖勵身心不得往生。

    「何以故」者,懲問言也。是懲雜毒虛假之行不生之由。

    「正由」等者,是其答也。言彼淨土起自彌陀因行、果報。因中所修皆是真實。故欲生者可真實也。

    問:凡夫心者本是不實,爭齊彼佛所行真實?

    答:以歸佛願名真實也。尋佛因中真實心相,唯歸佛心。今又可同,能修行者,於其心者,比彼佛心,雖有淨穢、善惡等差,歸佛願者發真實心,此心雖似凡夫所發,是為佛智所施心故云真實心,更非衆生隨情心,故令等同也。凡於今文,解其真實有二重釋:一者因中行道真實,二者凡所施為趣求也。初兆載行,次以彼行施衆生故衆生行之,契當如來因中願故,是非凡夫所發之心,併為如來利他之心。是故欲生,歸佛不用自力虛假雜毒之善。

    「施為趣求」配當二利,施為利他,趣求自利,是常義也。今有文點,施為名目不依用之,「凡所施」者,是如來施,佛是能施,「為趣求」者,是約行者,佛道趣求。是則對佛衆生所施,是以如來施與之行,即為衆生趣求之行,能所雖異,倶是如來利他行故謂之真實。

    言「亦皆」者,上因位行,即今所施。上云「佛行」,今云「所施」,能施佛行,所施行體,共是真實,故云亦也。

    「又真」等者,重釋真實。於中有三:一者總就捨惡修善解真實義,二就三業別明欣厭,三就善惡結真實義。其文易見。

    問:標有二種,不釋利他真實,云何?

    答:學者雖存種種之義,且依當流一義意者,上來所言所施真實、趣求真實,今所標之利他真實。故別不解,今所言之自利真實,是明尋常真實之相,是則機有上中下差,若其上機上安心上有此所為,如虎戴角,但此行儀難通諸機,縱不如此契上利他真實之相,有歸佛心亦得往生,煩惱賊害下機,專為正機故也。

    「不簡」等者,下私解釋。引《涅槃經》明其内外明闇之義。可待其解。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次釋深心中,「二者」等者,是牒經文。

    言「深」等者,明能信相。

    「亦有」等者,顯所信事,是則機法二種信心。

    「無有」等者,正明不論有善、無善,不假自功,出離偏在他力。聖道諸教盛談生佛一如之理,今教依知自力無功,偏歸佛力,依之此信殊最要也。

    「無疑」等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正覺既成,故云無疑。即得往生住往不退轉一念無誤,故云「無慮」。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忻慕。

   又有二釋。初「又決定深信」等者,是依《觀經》信釋迦説。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次「又決定深信」等者,依《彌陀經》信諸佛證。即是明信三經具足信心決了。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又「深」等者,於此文中,至「佛弟子」,明依三經如此信者,信順二尊及諸佛意,即得自利。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乃至

   又一切下,明利他德。

    「若佛」等者,了教、不了經論釋義,其説不同,各以有義,今就分滿,明其不了、了義之別。

   言「乃至」者,自「又深心深信」者下四十餘行,是除四重難破文中,初之三重及四重初。是依佛語驗道同義,縱雖報佛、化佛之説,違今佛説,敢不依信,是極成理,故除三重出第四重肝要之文,其理為足。故省略耳。

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嘆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乃至

   「釋迦」等者,此文以下是引教證,其文有四:初二文者,釋迦讚勸,次二文者諸佛讚勸。

    「此名就人立信」等者:

    問:所言人者,指何人耶?

    答:解有二義:一義云,不受四重難破之意,還就其難,猶增信心,故言人者,指彼別解異學人也。一義云,不信因位不了之説,偏信佛智決了之語,永除疑殆,建立信心,若依此義,以佛為人,是為能説之人故也。

   言「乃至」者,「就行」已下六行餘也。雖標二行,雖舉五種,非立信行,是故除也。今為顯明立信正意在正定業,所引「又就」以下文也。

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乃至 眾名疏雜之行也,故名深心。

   一心等者,總勸常念相續之相。

    「行住」等者,別明他力相續之德。

    但就「念念不捨者」句,有其二義:一義云,此釋行者用心意樂,速抛衆事,一心可勵稱名義也。一義云,凡夫行者,此義難得,一食之間猶有其間,一期念念爭獲相續,既歸佛願,機法一體,能所不二,自有不行而行之理,故言「不捨」,非機策勵,是法德也。依當流意,後義為本。

    次「乃至」者,是判正助二行得失二行餘也。於正行中,上分正助,以其稱名為正定業嘆順佛願,故正行德是其最要,故今略之。

    次雜行失,義趣雖區,名疎雜行其義可足,故略中間引結文也。

三者回向發願心。乃至 又回向發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回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捉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回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次解廻向發願心中,「三者」等者,亦牒經文。先釋此心有二種意,自言「廻向」至「願心也」五行餘者廻因向果,今言「乃至」所略是也,是約自力,故且除之。今之所引,「又廻向」下至「大益也」,廻思向道,是約他力明證得義。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噵不得往生,或云,汝等眾生,曠劫已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為 為字:定也,用也,彼也,作也,是也,相也 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問曰已下至「得益也」,是問答也。

    問:今此問答,與深心中所致問答,有何別耶?

    答:上約無有出離之緣之機言之,故就凡夫難生之義,有其四重問答之釋。今問一生修福念佛,難消過現三業惡業,答明佛力不思議益。上下問答差異在斯。

    「諸佛」等者,先為對治疑者偏見,述於佛教有多門也。

    「譬如」等者,是舉世間淺近事相,況彼佛力難思之益。

    「隨出」等者,是明所治八萬四千塵勞門中,出其一門即能遂出餘煩惱門。

「隨入」等者,是明能治八萬四千解脱門中,入其一門即能遂入餘解脱門。謂三毒中若多貪人,以無貪善治貪煩惱,然後自然治瞋與癡,多瞋、多癡,又以無瞋、無癡善根對治,而後又治其餘,例以應知。

    「若欲學解」等者,明學可通初心究竟一切諸位。

    「若欲學行」等者,明行須依有緣之法,有緣法者意在念佛。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少。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勉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回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回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回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輪回,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又白以下,是明譬喩,言此譬喩,或云「二河譬喩」,或云「守護心釋」。於中有二:初標,次説。説中亦三,喩合結也。一一文義,不能具述。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發願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回向也。

   又言等者,重釋廻向,斯乃還相廻向意也。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已上

   三心已下是總結文。此有二意:一云。三心廣亙萬善諸行義也。依之言之,若具三心諸行皆成,《選擇集》(卷上)云:「總而言之通諸行法」即其意也。一云,今此三心是約念佛,一往雖有通諸行邊,據實論之,自力諸行作業難成,輙不可云願行既成,又得往生偏是他力念佛之利益也,若約諸行,即不可云若不生者,故今所言,具三心者即成正業必得往益之宗旨也。同(選擇集卷上意)次句,云「別而言之在念佛行」,是其義也。

    問:二義之中,以何為正?

    答:依當流意,後義為本。

    「又此」等者,若依廣通諸行義者,顯不限散亦通定善。凡於三心有其二意,初義是約定散諸機自力各別發心之義,後義是約如來利他他力成就佛願利益,三心大綱只示一端。

(般舟讚)云:「敬白一切往生知識等: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已上

   次所引文,「敬白」等者,《般舟讚》序最初文也。所言三心,此非凡夫發起之心,偏在如來利他善巧,又依釋尊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是則東岸、西岸,發遣、招喚義也。為顯此義今引此文。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一云:集諸經禮懺儀,大唐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也,淮貞元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勘編入云云。懺儀上卷,智昇依諸經造懺儀中,依觀經引善導禮懺日中時禮。下卷者,比丘善導集記云云。依彼《懺儀》(卷下)鈔要文(禮讚)云:「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聞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乃至 其有得聞彼彌陀佛名號歡喜至一心,皆當得生彼。」抄出

   次所引文。問:上第二卷已引今文,何重出耶?

    答:雖為同文,所用既異,是故重引,所以前卷就行引之,「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也。當卷之中就信引之,或云「即是真實信心」,或云「信知彌陀本弘誓願」,或云「乃至一念無有疑心」等也。凡如此鈔,或經釋文,或譬喩等,就其所用重所引用,非無其例,如彼《要集》住水寶珠之譬,雖有廣略,再以出之。又觀察門總相、雜略兩觀,同舉「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之文,私釋同載「七百五倶胝六百萬光明」之計挍等是也。

    「其有得聞」等者,《大經》流通文意。「歡喜至一念」者,是顯信心貌也。是故此次出之。

《往生要集》云:(卷上末)「入法界品言:譬如有人得不可壞藥,一切怨敵不得其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不可壞法藥,一切煩惱諸魔怨敵所不能壞。譬如有人得住水寶珠瓔珞其身,入深水中而不沒溺。得菩提心住水寶珠,入生死海而不沈沒。譬如金剛於百千劫處於水中而爛壞亦無異變。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於無量劫處生死中諸煩惱業,不能斷滅,亦無損減。」已上

   次《要集》文上卷釋也。大文第四正修念佛作願門中,明菩提心行相文也。前後所舉有多譬喩,今出其二。前卷所出波利質多樹之譬喩,即其類也。

(往生要集卷中本)云:「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已上

   次所引釋,中卷初文。同觀察門分以為三:一別相觀,二總相觀,三雜略觀。今釋第三雜略觀文,依真身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之意釋之,經文雖在定善文中,是顯稱名念佛利益,彼《疏》(定善義)釋云「唯標專念名號得生」,廣引三經成名號義,今釋又同。此文雖在觀察門中,明念佛益,准彼應知。

爾者,若行若信,無有一事非阿彌陀如來清淨願心之所回向成就。非無因他因有也。可知。

   次私御釋,「爾者」等者,總結上來諸文,皆顯如來廻向成就義耳。

問:如來本願已發至心信樂欲生誓,何以故論主言一心也?

   次有二重問答之中,初問答者,廣舉字訓明成三心一心之義,字訓未悉勘得本文,博覧宏才可仰可信。

答:愚鈍眾生解了為令易,彌陀如來雖發三心,涅槃真因唯以信心,是故論主合三為一歟。私闚三心字訓,三即合一。其意何者,言至心者,至者即是真也,實也,誠也。心者即是種也,實也。言信樂者,信者即是真也,實也,誠也,滿也,極也,成也,用也,重也,審也,驗也,宣也,忠也。樂者即是欲也,願也,愛也,悅也,歡也,喜也,賀也,慶也。言欲生者,欲者即是願也,樂也,覺也,知也。生者即是成也,作作字:為也,起也,行也,役也,始也,生也 也,為也,興也。明知,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信樂即是真實誠滿之心,極成用重之心,審驗宣忠之心,欲願愛悅之心,歡喜賀慶之心故,疑蓋無雜也。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成作為興之心,大悲回向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今按三心字訓,真實心而虛假無雜,正直心而邪偽無雜。真知,疑蓋無間雜故,是名信樂。信樂即是一心,一心即是真實信心。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應知。

又問:如字訓,論主意以三為一義,其理雖可然,為愚惡眾生,阿彌陀如來已發三心願,云何思念也?

   次問答者,明此三心更非凡夫發起之心,如來廻向成就之故,得此信心,是故名為真實心也。

答:佛意難惻,雖然,竊推斯心,一切群生海,自從無始已來,乃至今日至今時,穢惡污染無清淨心,虛假諂偽無真實心。是以如來悲憫一切苦惱眾生海,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行菩薩行時,三業所修,一念一剎那,無不清淨,無不真心。如來以清淨真心,成就圓融無礙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至德。以如來至心,回施諸有一切煩惱惡業邪智群生海。則是彰利他真心故,疑蓋無雜。斯至心則是至德尊號為其體也。

是以《大經》(卷上)言:「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之法。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和顏愛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倦。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已上

   次答言下,解至心中,所引《大經》上卷文者,是説法藏菩薩因中所修之行,皆為衆生得脱之因大悲廻向成就之相。

    「不生」等者,明離煩惱,就此有二:初明自行,次明利他。明自行中又有四事,今文以下六句,明離煩惱因緣。

    「不生」等者,淨影師(大經義疏卷上)云:「覺有八種,如地持説:一是欲覺,思財思色。二是瞋覺,亦名恚覺,思欲瞋他。三者害覺,亦名惱覺,於他人所念欲加害。四者親覺,追憶親緣。五國土覺,念世安危。六不死覺,謂身不死廣集資生。七族姓覺,念氏族下。八輕誣覺,念陵他人。此八種中,初三過重,為是偏舉。」已上

    「欲想」等者,又同師(大經義疏卷上)云:「不起欲想、瞋想、害想,重復顯之。」已上 憬興師(述文贊卷中)云:「今即三覺之因,如次三想,取境分齊,方生欲等故,然即不貪名利故不生欲覺,不惱衆生故不生瞋覺,不損物命故不生害覺,三覺不生,必絶三想。」已上

「不著」等者,又同師(述文贊卷中)云:「内因既離外緣斯止,故云不著。」已上

    「忍力成就」以下二句,明法對治。同師(述文贊卷中)云:「忍力者,安受苦,耐怨害,察法忍也。以此忍力能忍損惱,故離三覺三想。」已上

「少欲」等者,法位師云:「於未來不多求名少欲,於現在希望滿名知足。」已上

    「無染恚癡」者,明離煩惱體,煩惱體者,即是三毒,謂貪、瞋、癡,又婬、怒、癡。故法位云:「無染恚癡者絶三毒。」已上 又義寂師引《般若》云:「菩薩遠離婬、怒、癡,婬、怒、癡不可見故是名遠離婬、怒、癡。」已上

    「三昧」等者,依淨影意,三昧約止,智慧約觀,常寂云深無礙云勝。

    「無有虛偽」以下四句,是明化他。淨影、憬興同約三業,故淨影(大經義疏卷下)云:「無有諂曲明離心過,言和顔者明離身過,愛語先問明離口過。」已上

「勇猛」之下明修善法,於中有三:初之四句,明無間修。「恭敬三寶」以下六句,明恭敬修。「住空」已下行成修禮,但今所引至恭敬修,除第三也。

《無量壽如來會》(卷上)言:「佛告阿難:彼法處比丘,於世間自在王如來及諸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等前,廣發如是大弘誓,皆已成就。世間希有,發是願已,如實安住,種種功德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修習如是菩薩行,時經於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億那由他百千劫。內初未曾起貪、瞋及癡,欲、害、恚想,不起色、聲、香、味、觸想。於諸眾生常樂愛敬猶如親屬。乃至 其性調順無有暴惡。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心,不詐諂,亦無懈怠。善言策進求諸白法,普為群生勇猛無退利益世間大願圓滿。」略出

   次《無量壽如來會》文,文言聊異意同《大經》。言「法處」者,即是法藏。「世間自在王如來」者,即世自在王佛是也。「間」字有無兩經異耳。

    問:釋至心中引兩經文,是何意耶?

    答:如來至心為真實心,以其真心廻施衆生,説佛因中真實心相,又説廻施功德之義,此等經説共以分明。故引之也。

光明寺和尚(散善義)云:「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乃至 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抄要

   次所引文《觀經義》(散善義)釋。

    問:今文在前,何重引耶?

    答:就其當要,不憚重引,子細述上,今又同前,況存廣略,非無異歟。謂上所引三心總釋,不加私釋,今別自解三心之義。其中粗引本文之言,不及廣博,是與前異。

爾者,大聖真言,宗師釋義,信知,斯心則是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一乘大智願海,回向利益他之真實心。是名至心。

既言真實。言真實者,《涅槃經》(北本卷一三、南本卷一二)言:「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言真實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虛空,虛空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實。」已上

   問:引《涅槃經》證何事耶?

    答:真實心者,如來之意,不關衆生,為證此義引此文也。

《釋》(散善義)云「不簡內外明闇」。內外者,內者即是出世,外者即是世間。明闇者,明者即是出世,闇者即是世間。又復明者即智明,闇者即無明也。《涅槃經》(北本卷三八、南本卷三四)言:「闇即世間,明即出世。闇即無明,明即智明。」已上

   「釋云不簡明闇」等者,是又同依《涅槃經》説,解其内外明闇之義,彌陀妙果無上涅槃,念佛即是涅槃之門。是故雖説聖道教理,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甚深極理,唯是彌陀如來果德,聖人賢慮併存此義。仰可依信,勿懷疑慮。

次言信樂者,則是如來滿足大悲圓融無礙信心海。是故疑蓋無有間雜,故名信樂。即以利他回向之至心,為信樂體也。然從無始已來,一切群生海,流轉無明海,沈迷諸有輪,繫縛眾苦輪,無清淨信樂,法爾無真實信樂。是以無上功德難叵值遇,最勝淨信難叵獲得。一切凡小,一切時中,貪愛之心常能污善心,瞋憎之心常能燒法財。急作急修如灸頭燃,眾名雜毒雜修之善,亦名虛假諂偽之行,不名真實業也。以此虛假雜毒之善,欲生無量光明土,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如來行菩薩行時,三業所修,乃至一念一剎那,疑蓋無雜。斯心者即如來大悲心故,必成報土正定之因。如來悲憐苦惱群生海,以無礙廣大淨信,回施諸有海。是名利他真實信心。

   次信樂中,「即以利他廻向」等者。

    問:至心、信樂、欲生三信其相各別,何釋至心為信樂體?又「貪愛之心常能」等者是廻向心之譬喩也,又下或云「急作急修」,或云「衆名雜毒」等者,至誠心釋,何猥混亂三心解釋?

    答:開為三信,合為一心,仍有三心一異之義,是故為標三心即是一心之義,故綺三信彼此之文所被釋也。

本願信心願成就文,《經》(大經卷下)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已上

(如來會卷下)言:「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能發一念淨信,歡喜。」已上

   次之所引二文之中,後文雖為異譯經説,如前卷述,依梵本同言「又云」歟。

《涅槃經》(北本卷三二、南本卷三○)言:「善男子,大慈大悲名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一切眾生畢定當得大慈大悲,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如來。大喜大捨名為佛性。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若不能捨二十五有,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諸眾生畢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喜大捨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以菩薩摩訶薩則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一切眾生畢定當得大信心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佛性者名一子地。何以故?以一子地因緣故,菩薩則於一切眾生得平等心。一切眾生畢定當得一子地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子地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已上

   次《涅槃經》,文有三段,就初文中,云「佛性」者名大信心,又下説云「大信心者即是佛性」。其大信心即是如來廻向利他信心,此是證得往生必至涅槃之真因也,一切依此他力往生清閑一道,咸皆可顯凡聖齊圓之妙理,故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其佛性者即今信心,深得此義引用此文。

    「一子地」者,初歡喜地,安養報土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之位,往生之人即登初地證悟無生,涅槃醒醐真常之説,潛契其義。

(北本卷三五、南本卷三二)言:「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信心為因。是菩提因雖復無量,若說信心則已攝盡。」已上

   次所引文,菩提妙果信心為因,又顯淨土真實信心。

(北本卷三六、南本卷三二)言:「信復有二種,一從聞生,二從思生。是人信心,從聞而生不從思生,是故名為信不具足。復有二種,一信有道,二信得者。是人信心,唯信有道,都不信有得道之人。是名為信不具足。」已上抄出

   後所引文,此有二重,共明信不具足之義,翻此可知信心具足。故案文意,上就聞思所生解信具不之義,信心若從思生,可名信心具足。下文意者,就所得道與能得人解具不義。又若信有得道之人,名之應言信心具足。

《華嚴經》(晉譯卷六○)言:「聞此法歡喜信心,無疑者速成無上道,與諸如來等。」

(唐譯華嚴經卷六○)言:「如來能永斷一切眾生疑隨其心所樂普皆令滿足。」

   次《華嚴經》,又有三段,初有五言一四句偈。

    問:引此經文有何要乎?

    答:今經文意,粗會歡喜信樂之説,又順無疑無慮之信。是故為助歡喜、信樂、深信之義,被引之歟。但雖彰灼不説彌陀淨土利生,其意潛通。又天台(玄義一○意)云:「初後佛慧,圓頓義齊。」已上 《華嚴》之意,又不可違。隨而普賢十願之意,所勸專在安養往詣,依此等意,《法華》、《華嚴》以下諸經,皆隱顯彼彌陀利生。上人深解一代諸教,皆顯彌陀大悲利益。得此等意可見諸文。

(晉譯卷一四)言:「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受眾行。信能惠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信令諸根淨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一切佛。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乃至 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興集大供養,若能興集大供養,彼人信佛不思議。若常信奉於尊法,則聞佛法無厭足,若聞佛法無厭足,彼人信法不思議。若常信奉清淨僧,則得信心不退轉。若得信心不退轉,彼人信力無能動。若得信力無能動,則得諸根淨明利。若得諸根淨明利,則得親近善知識,若得親近善知識,則能修集廣大善。若能修集廣大善,彼人成就大因力。若人成就大因力,則得殊勝決定解。若得殊勝決定解,則為諸佛所護念。若為諸佛所護念,則能發起菩提心。若能發起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若能勤修佛功德,則能生在如來家。若得生在如來家,則善修行巧方便。若善修行巧方便,則得信樂心清淨。若得信樂心清淨,則得增上最勝心。若得增上最勝心,則常修習波羅蜜。若常修習波羅蜜,則能具足摩訶衍。若能具足摩訶衍,則能如法供養佛。若能如法供養佛,則能念佛心不動。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覩見無量佛,若常覩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若見如來體常住,則能知法永不滅。若能知法永不滅,則得辯才無障礙。若得辯才無障礙,則能開演無邊法。若能開演無邊法,則能慈愍度眾生。若能慈愍度眾生,則得堅固大悲心。若得堅固大悲心,則能愛樂甚深法。若能愛樂甚深法,則能捨離有為過。若能捨離有為過,則離憍慢及放逸。若離憍慢及放逸,則能兼利一切眾。若能兼利一切眾,則處生死無疲厭。」略抄

   後所引文,此有七言四十七行,九十四句。所舉偈頌句數雖多,信為根本皆嘆其德。今引此文,其意在斯。但諸句中雖有所嘆非其信心,展轉勝利併為信功。一一句義,其意可見。

《論註》(卷下)曰:「名如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已上

(論註卷下)言:「經始稱如是,彰信為能入。」已上

   次論註文,文言雖少,此有二段,二文共是下卷釋也。其中上文讚嘆門釋,下文末後結文而已。

次言欲生者,則是如來招喚諸有群生之敕命。即以真實信樂,為欲生體也。誠是非大小、凡聖、定散、自力之回向,故名不回向也。然微塵界有情,流轉煩惱海,漂沒生死海,無真實回向心,無清淨回向心。是故如來矜哀一切苦惱群生海,行菩薩行時,三業所修,乃至一念一剎那,回向心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以利他真實欲生心,迴施諸有海。欲生即是迴向心,斯則大悲心故,疑蓋無雜。

是以本願欲生心成就文、《經》(大經卷下)言:「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已上

(如來會卷下)言:「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除五無間誹謗正法及謗聖者。」已上

   次願成就文,此非全文。次所引文,文言如前。

《淨土論》(論註卷下)曰:「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迴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迴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迴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是故言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已上

   次《淨土論》(論註),此有三段。初文引在第二卷中,但「還相者」以下釋文,今引加之。於中自初至「悲心故」是本論文,「廻向」以下是註釋也。

(論註卷下)云:淨入願心者,論曰,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應知者,應知此三種莊嚴成就,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因淨故果淨,非無因他因有也。」已上

   次所引文,下卷十重解義分中,第四淨入願心釋也。「又向説」下至云「應知」是本論文。「應知者」下又註釋也。言「淨入願心」者,淨者三種莊嚴,其體無漏,即是果淨,言入意者,酬入因位願心義也。願心即四十八願,體亦無漏,即是因淨,六八願心其因淨故,三種莊嚴其果亦淨。

又《論》(淨土論)曰:「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回入生死薗,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門。」已上

    後所引文,同第十重利行滿足本論文也。此文註釋,在第二卷重釋之初。故就彼文加愚解訖。

光明寺和尚(散善義)云:「又回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回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捉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回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已上

   次所引文,廻向心釋。在上所引三心釋中,上者總引廣亙三心,今者別引限廻向心。

真知,二河譬喻中,言白道四五寸者,白道者,白之言對黑也。白者即是選擇攝取之白業,往相回向之淨業也。黑者即是無明煩惱之黑業,二乘、人、天之雜善也。道之言對路。道者則是本願一實之直道,大般涅槃無上之大道也。路者則是二乘、三乘萬善諸行之小路也。言四五寸者喻眾生四大、五陰也。

   真知以下私御釋中:

    問:道路差別大小難思,如字訓者,路有大訓,殆可配當勝義,云何?

    答:如此解釋,依一分理一往配釋,是常事也,不可一概。但思今釋,道者理也,又云道義又有衆妙所寄之文,依此義故釋云「本願一實直道」。路字雖有大訓,未及道字之訓,故有此釋。

    言「言四五寸」等者。

    問:四五寸者白道分量,其白道者是信心也。其體清淨,其性真實。五陰、四大,體、性相異,似有法、譬不齊之過,云何?

    答:此疑難決,且述一義,彌陀名號念佛三昧廣大善根無上法也,故《華嚴》(晉譯卷三一)云「修大善根念佛三昧」,《大經》(卷下)説云「一念大利無上功德」,《要決》釋云「故成大善不廢往生」,《十因》判云「即成廣大無盡善根」。自餘文證,不遑具舉。依之今師,云大信心,云大信海,所行行體是大善故,能信信心亦復廣大。何況三心即菩提心。《安樂集》(卷上)釋菩提心云:「此心廣大周遍法界,此心長遠盡未來際。」已上 當知,所言信心白道,廣大無邊實無邊際。就此思之,凡夫行者所發信心,由他力故是雖廣大,貪瞋覆故謂其心微,實非狹小,是於四大、五陰所成凡身之上所發心故云四五寸。若依此義,有此釋歟,是以愚推致此料簡,請後學者,用否在心。

言能生清淨願心者,獲得金剛真心也。本願力回向大信心海故,不可破壞喻之如金剛也。

《觀經義》(玄義分)云「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忻。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正受金剛心,相應一念後,果得涅槃者。」抄要

   次《觀經義》文有三段。就今信心名金剛心,皆引其證。於中初文是〈玄義分〉勸衆偈文。

    「金剛志」者,總而言之廣通三心,具三心者必得横超四流益故。別而言之此約深心,深心釋云「此心深信由若金剛」,是其證也。

    言「四流」者,三界見思諸惑是也。一者欲瀑流,有二十九物。五部三毒,四諦下疑,十纏是也。言十纏者,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惛沈謂之八纏,加忿與覆云十纏也。二者有瀑流,有二十八物。色、無色界五部貪慢,同界四諦各有疑也。三者見瀑流,有三十六物。苦下有五,所謂身見、邊見、戒取、見取、邪見。集下有二,除身邊戒,滅諦所除全如集諦,道下有三,加戒為異,合為十二,三界皆同,故有此數。四者無明瀑流,有十五物。是以三界五部之癡合成此數。謂之百八煩惱而已。是名四瀑流。《倶舎論》意也。

    「正受」等者,同偈文也。

    問:歸三寶偈普舉因分、果分諸位,歸佛、僧中,為舉極果,先舉因位顯其轉勝。「果得」等者,指其極位,即妙覺也。「正受」等者,舉其因位,所謂「正受金剛心」者,金剛喩定,是入妙覺之無礙道。「相應」等者,依《大品》意,即以一念相應之慧,斷餘殘習云正受等云相應等,皆是指彼等覺後心。「果得」等者,此即妙覺,是解脱道。而今何證薄地凡夫所發信心,類此等覺金剛心乎?

    答:如載難勢。等、妙二覺,佛、僧二寶,説相皆然。但今所出,更非混亂等覺菩薩,斷除四十一品無明,證悟四十一分法性,住金剛心,相應一念,入其妙覺極果之位。凡聖雖異,淺深雖殊,論其功用,共為金剛心之勝利。仍今引之,宜得其意。

(序分義)云:「真心徹到,厭苦娑婆,忻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勉斯長歎。」

   次所引文,《疏》〈序分義〉欣淨緣釋。此釋《觀經》「願我未來」以下經文之解釋也。此金剛志歸釋尊心,彼三心者歸彌陀心。二尊雖殊,其心是同。故今引之。

(定善義)云:「言金剛者,即是無漏之體也。」已上

   後一句者〈定善義〉釋,解寶地觀「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之文釋也。上具文云:「明渠下底沙作雜寶色。」(所引文此次也)此文雖釋依報勝德,金剛體性彼此不異,是故引之。

信知,至心、信樂、欲生,其言雖異,其意惟一。何以故,三心已疑蓋無雜。故真實一心,是名金剛真心,金剛真心是名真實信心。真實信心必具名號,名號必不具願力信心也。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又言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私料簡中「真實信心必具」等者。

    問:所發信心縱為真實,何必其中具足名號?又六字中,言南無者即是歸命,即是安心。何云名號不具願力信心?

    答:言信心者是能歸心,對所歸法所發信也。故發信心必具名號,是則《經》(觀經)云「發三種心即便往生」是其義也。若不具行既同唯願,何得往生?既往生因,方知发心必具名號,是故今云「真實信心必真名號」,又縱唱名,若無信心難得往生,《經》(大經卷上)「云至心信樂欲生」,依信可生,其理灼然。稱名之人未必悉具真實信心,又是現量,故有此釋。

凡按大信海者,不簡貴賤緇素,不謂男女老少,不問造罪多少,不論修行久近,非行非善,非頓非漸,非定非散,非正觀非邪觀,非有念非無念,非尋常非臨終,非多念非一念,唯是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信樂也。喻如阿伽陀藥能滅一切毒。如來誓願藥,能滅智愚毒也。

   云「不簡」等、云「不謂」等,明不簡機,十方衆生無所簡故。

   不問等者,明非依罪不得往生。

    「不論」等者,明生不由自力之功,〈散善義〉云「不問時節久近」,《法事讚》(卷下)云「無問罪福時多少」等,是其意也。

    「非行」等者。

    問:稱名念佛既是正行,亦是大行。何云非行?既是勝善,亦是大善。何云非善?既是頓教,何云非頓?既是散稱,何云非散?本非觀念,何論邪正?既有所念,何非有念?尋常、臨終共修行時,何皆云非?多念、一念倶許往生,何各云非?

    答:名號雖為大行大善,是所行法,今能信心,是故且云「非行非善」。

    言「漸頓」者,是約宗旨,不關信心,故亦云非。

    言「定散」者,此有二意,一者指法,二者指心,今亦指心,但就指心非定散者,所言信心為散心故且云非定,而有念佛三昧之名,三昧定故且云非散,故《觀念法門》云:「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稱三昧者,心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説無窮盡也。」已上(觀念法門)云:「言三昧者,即是念佛行人,心口稱念更無雜想,念念住心,聲聲相續,心眼即開得見彼佛,了然而現即名為定,亦名三昧。」已上 口稱之力已見彼土依正二報,故約見佛有非散義,縱無眼見必有心見,縱現不見,臨終之時及順次生必定見佛,有此義故有三昧名,約此理故云非散也。

    言「非正觀非邪觀」者,如載問端,本非觀心,故顯不關邪正之義。

    言「非有念非無念」者,雖為有念不偏拘有,雖非無念不滯有念,是則為遣世俗人謂淨土宗意是有相教故為權乘之邪見故,言「非有念非無念」也。依之長盧賾禪師《蓮華勝會序》云:「夫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念為無念,以無生為無生者,邪見之所惑也,念而無念,生而無生者,第一義諦也。乃至 蓋有念佛三昧還源要術,示開往生一門,所以終日念佛而不乖於無念,熾然往生而不乖於無生。」已上。又《正觀記》解經一心不亂之義,出事一心及理一心。約事一心是為散心,約理一心是為定心,是叶非定散之義,又則亦定亦散義也。甚深之義和會得意。

    言「非尋常非平生」者,若約臨終遇善之機此非尋常,若約平生業成之機是非臨終,不謂尋常不論臨終,只逢佛法時節分齊,故共云非。

    言「非多念非一念」者,其多念者是尋常機,其一念者是臨終機,望其機故言之互非。准上應知。

    「滅智愚毒」者。

    問:毒可限愚,何亘智耶?

    答:一向無智平信尚足,若對小智,又有邪智,還生謬解,自障往生,嫌此障故如此釋也。

然就菩提心有二種,一者豎,二者橫。又就豎復有二種,一者豎超,二者豎出。豎超、豎出,明權實、顯密、大少之教。歷劫迂迴之菩提心,自力金剛心,菩薩大心也。亦就橫復有二種,一者橫超,二者橫出。橫出者,正雜、定散他力中之自力菩提心也。橫超者,斯乃願力廻向之信樂,是曰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橫大菩提心,是名橫超金剛心也。橫豎菩提心,其言一而其心雖異,入真為正要,真心為根本,邪雜為錯,疑情為失也。忻求淨剎道俗,深了知信不具足之金言,永應離聞不具足之邪心也。

   然就等者,此有二雙四重之釋。所謂竪出、竪超、横出、横超是也。所立差異在文可見。又第六卷及《愚禿鈔》委有此事,可見彼文。

    問:今之名目出何典耶?

    答:《樂邦文類》第四,桐江擇瑛法師,辨横竪二出文云:「竪出者,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萬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須自有才學。又如歷任轉官須有功効。横出者,念佛求生淨土,譬如蔭叙功由祖父他力不問學業有無,又如覃恩普博功由國王不論歷任淺深。於横出中有定散二善,故善導和尚立專雜二修,雜修者,謂散謾修諸善業廻向莊嚴也,專修者,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不誦餘經呪,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修餘觀。若專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雜修者,百中或得一兩人生,千中或得三五人生。今見世人,有一日禮阿彌陀佛三千拜者,日稱阿彌陀佛十萬聲者,有晝夜專想阿彌陀佛者,並有感應。斯可驗也。」已上 本依斯釋,又加私義。

    問:如今釋者,唯有二出不載二超,故竪出中不分權實,普攝諸教,横出之中不辨淺深,總約淨教,是則定散專雜等也。何加二超而違彼説?

    答:於聖道門,有三乘家、有一乘家。三乘教意不分權實,一乘教意專存權實。今依一乘,可有差別,仍立竪超,別為速疾成佛一門。又聖道意,雖立淨教不及定散弘願分別,又無正助二門差降。依宗家意,既分其差,隨而釋中有横超言。依之,擇瑛横出之言,與高祖師構超之言,挍合彼此,横一門中,出名權教迂回之教,超象實教速疾之道。又對横超,竪中可有超義之故有此分別,乍守本説而開義門,巧叶兩師所立名義,尤可依憑。

《論註》(卷下)曰:「按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住持樂者,謂彼安樂淨土,為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之所住持,受樂無間也。凡釋廻向名義,謂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與一切眾生,共向佛道。」抄出

   次《論註》文,下卷解義分中,第五善巧攝化章之釋也。名曰善巧攝化意者,以巧方便廻向善根攝化衆生之義而已。

    「三輩生中」等者:

    問:《壽》、《觀》兩經是開合異,而《觀經》中説未來發心往生之人,謂九品中,中三、下三六品是也。《壽經》三輩共説發心,相違如何?

    答:雖有異義,且一義云,《大經》説相順常途説,聖道諸教皆談發心得道義故。《觀經》之中説未發心皆得往生,由佛力故。諸師所立其義不同,不能具述。

    問:註家之意,許此義耶?

    答:此有二意。一不許也,今釋或云「莫不發皆菩提之心」,或云「若人不發菩提心」故。二所許也,唯嫌三不正許三信往生故也。就第二義,可有即云《大經》所説菩提心者,則指三信之義趣也。

    因問:宗家之意,依何義耶?

    答:許未發心之人往生,是為凡夫濟度弘願本意故也。

    「凡釋廻向名義」等者,其意可見。《安樂集》下云「釋廻向名義者,但以一切衆生既有佛性,人人皆有願成佛心,然依所修行業,未滿一萬劫已來,猶未出火界,不免輪廻,是故聖者,愍斯長苦,勸廻向西為成大益。然廻向之功不越於六。何等為六?一者將所修諸業廻向彌陀,既至彼國還得六通濟運衆生,此即不住道也。二廻因向果。三廻下向上。四廻遅向速,此即不住世間。五廻施衆生悲念向善。六廻入去却分別之心。廻向之功只成斯六。」已上 今《論註》文,與今廻向第五之義,其意同也。

元昭律師(小經義疏)云:「他不能為故甚難,舉世未見故希有。」

   次元照釋,文有三段,共《彌陀經義疏》文也。初解諸佛互讚之中,諸佛稱讚釋迦佛德,即言「能為甚難希有之事」經文之釋文也。

(小經義疏)云:「念佛法門,不簡愚智豪賤,不論久近善惡,唯取決誓猛信,臨終惡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縛凡愚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謂世間甚難信也。」

   次文者,解有二難中,説法難云「説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經文之釋文也。

(小經義疏)云:「於此惡世修行成佛為難也。為諸眾生說此法門為二難也。承前二難,則彰諸佛所讚不虛意。使眾生聞而信受。」已上

   後文即出彼二難釋。

    問:後釋是為初釋次詞,尤可相隣。承前下為次釋末詞,是顯實文,何共加一具文段,各隔別文前後引耶?

    答:誠似難思,但加推義,先初文者「甚難希有」之經文中含此二難,是故疏主於其科下有此解釋。而第一難是佛自利,第二之難是佛利他。其利他者,説此一切世間難信念佛是也。是故五濁惡世成道,唯是為説此難信法。為顯此義説法難,下故加之歟。次顯實文,舉前二難下,相次有便,可思擇之。

律宗用欽云:「說法難中,良以此法,轉凡成聖,猶反掌乎。大為容易故,凡淺眾生多生疑惑。即大本云易往而無人,故知難信矣。」

   次用欽釋,釋上《義疏》解法難文,是故引之。

《聞持記》(卷下)云:「不簡愚智,性有利鈍 不擇豪賤,報有強弱 不論久近,功有淺深 不選善惡,行有好醜 取決誓猛信臨終惡相,即觀經下品中生地獄眾火一時俱至等 具縛凡愚,二惑全在故 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謂一切世間甚難信也,屠謂宰殺,沽即醞賣,如此惡人,止由十念,便得超生,豈非難信 阿彌陀如來,號真實明、平等覺、難思議、畢竟依、大應供、大安慰、無等等、不可思議光。」已上

   次《聞持記》,戒度律師解彼《疏》書。今所引者,釋上所用本書文言。今疏為疎,記釋為註。為令易解所載如此。

《樂邦文類》(卷五)後序曰:「修淨土者常多,得其門而徑造者無幾。論淨土者常多,得其要而直指者或寡矣。曾未聞有以自障自蔽為說者,因得以言之。夫自障莫若愛,自蔽莫若疑。但使疑愛二心了無障礙則淨土一門,未始間隔彌陀洪願常自攝持必然之理也。」已上

   次《樂邦文類》後序,無為子作。今所引者最初之詞,此奥猶有十七行餘,不及具載,有志之人可尋見之。

夫按真實信樂,信樂有一念。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彰廣大難思慶心也。

是以《大經》(卷下)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廻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如來會卷下)言「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能發一念淨信歡喜。」

(大經卷下)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如來會卷下)言「聞佛聖德名。」已上

   夫按真實信樂等者,是私御釋。上第二卷言有行一念及信一念,證行一念出流通文,今至當卷,證信一念出第十八願成就文及諸文等,其意可見。

《涅槃經》(北本卷三六、南本卷三二)言:「云何名為聞不具足?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唯信六部,未信六部,是故名為聞不具足。雖復受持是六部經,不能讀誦為他解說,無所利益,是故名為聞不具足。又復受是六部經已,為論議故,為勝他故,為利養故,為諸有故,持讀誦說,是故名為聞不具足。」已上

   次所引文《涅槃經》者,出彼聞不具足之文示聞具義,是顯聞者非只觸耳,能聞佛願生信解義。故引此文顯其義也。聞不具足有三重釋,初依部數,次嫌不讀為他解説,後嫌諍論、名聞、利養諸事意樂。

光明寺和尚(散善義)云「一心專念。」又(散善義意)云「專心專念。」已上

然經言聞者,眾生聞佛願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是曰聞也。  言信心者,則本願力迴向之信心也。  言歡喜者,形身心悅豫之貌也。言乃至者,攝多少之言也。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獲得金剛真心者,橫超五趣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何者為十:一者冥眾護持益,二者至德具足益,三者轉惡成善益,四者諸佛護念益,五者諸佛稱讚益,六者心光常護益,七者心多歡喜益,八者知恩報德益,九者常行大悲益,十者入正定聚益也。

   横超五趣八難等者,是明如來本願威力,他力信心之勝利也。

    言「五趣」者五道,如常。

    言「八難」者,《律名句》(卷中)云:「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長壽天,五北州,六佛前佛後,七世智辨聰,八諸根不具。」已上 章安大師《仁王私記》其説聊異。初四如前,五邊地,六諸根不具,七邪見,八不見佛也。

   十種益者。

    問:依何經論立此益乎?

    答:依諸經論並師釋意,取要立之,廣論無限。

    第一「冥衆護持益」者,如彼《觀念法門》所明,現生護念增上緣益,謂彼文云:「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横加惱亂。」已上 此釋是依《般舟經》説。

    第二「至德具足益」者,《大經》下卷流通文云:「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即是具足無上功德。」是明其益。

    第三「轉惡成善益」者,《觀經》下品中生中説「猛火變為清涼風」等,其證也。

    第四「諸佛護念益」者,《彌陀經》説「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等,其文也。

    第五「諸佛稱讚益」者,《大經》上云:「至其然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歎其光明,亦如今也。」已上 雖説當益,理可及現。又《觀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已上 釋尊歎之,諸佛宜同。《觀念法門》云:「即是閉絶六道生死之因行,永開常樂淨土之要門也。非直彌陀稱願,亦乃諸佛普皆同慶。」

    第六「心光常護益」者,《觀經》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已上 《觀念法門》云:「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已上

    第七「心多歡喜益」者,或云「至心信樂」,或云「歡喜踊躍」,得真實心之時,必可歡喜義也。

    第八「知恩報德益」者,《觀念法門》引《般舟經》,明此念佛三昧有四事助歡喜。即言三世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是也。又《法事讚》或(卷下)云「碎骨慚謝阿彌師」,或(卷上、下)云「碎身慚謝釋迦恩」,明必可報二尊恩義。皆其意也。

    第九「常行大悲益」者,如當卷下所引用之《大悲經》説,是其義也。

    第十「入正定聚益」者,第十一願所説益也,本是雖説處不退位,現生之中且得其益,是則如来攝取益故。故龍樹尊《十住婆沙》(卷五易行品)判云「即時入必定」也。

宗師云「專念」即是一行,云「專心」即是一心也。然者,願成就一念即是專心,專心即是深心,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堅固深信,堅固深信即是決定心,決定心即是無上上心,無上上心即是真心,真心即是相續心,相續心即是淳心,淳心即是憶念,憶念即是真實一心,真實一心即是大慶喜心,大慶喜心即是真實信心,真實信心即是金剛心,金剛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安樂淨土心,是心即是大菩提心,是心即是大慈悲心,是心即是由無量光明慧生故,願海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者是佛道正因故。

《論註》(卷下)曰:「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

   次《論註》文,所引有二。初文下卷善巧攝化章段釋也。如前所引,彼者廣引,此者略舉。證菩提心即為淨土信心義也。

(論註卷上)云:「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無佛也。譬如火從木出,火不得離木也,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木為火燒木即為火也。」

   次文上卷莊嚴身業功德成就釋文之下,就《觀經》説「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乃至 從心想生」,有其問答,答中言也。上舉水像譬,今出木火喩,各顯凡心及其佛心不一不異之義趣耳。但此釋意,尤可措心,不必一切知此深理可願往生,只顯於法有其功能。其功能者,即是彌陀法界身故,發歸命心,機法不離必得往生。

光明(定善義意)寺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外無異佛。」已上

故知,一心是名如實修行相應。即是正教,是正義,是正行,是正解,是正業,是正智也。三心即一心,一心即金剛真心之義,答竟。可知。

    次大師釋〈定善意〉文,解同經文,其意可見。

《止觀》一云。「菩提者天竺語,此稱道。質多者天竺音,此方云心,心者即慮知也。」已上

   次《止觀》文明菩提心。是則亦顯聖道、淨土大菩提心,其相似異,和會是一,言菩提者所求之果,心能求心,終不違故。

言橫超斷四流者,橫超者,橫者對豎超、豎出,超者對迂對迴之言。豎超者,大乘真實之教也。豎出者,大乘權方便之教,二乘、三乘迂迴之教也。橫超者,即願成就一實圓滿之真教,真宗是也。亦復有橫出,即三輩、九品、定散之教,化土、懈慢、迂迴之善也。大願清淨報土,不云品位階次,一念須臾頃,速疾超證無上正真道。故曰橫超也。

    「横超」等者,二雙四重,教相如前。

    「大願清淨報土」等者:

    問:彼淨土中,品位淺深經説分明,今釋如何?

    答:如載今文,三輩九品横出教意,所生之土是化土也。今明真實報土之相。《般舟讚》云「不覺轉入真如門」,《法事讚》(卷下)云「未籍思量一念功」,是恐可謂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之深義歟。又同《讚》(卷下)云:「正門即是彌陀界,究竟解脱斷根源。」已上 既言究竟,盍言極果。

    但言「無上正真道」者,有分證位,有究竟位。若依差別門,且可約分證,若是初地,若是初住,依宗教意可有差異。若依平等門即可約極果,往生、成佛雖始終益,時無前後,是同時故。

    言「横超」者,異彼自力次第竪斷證入稱也。

《大本》(大經卷上)言:「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次《大經》文,所引有三。初文上卷,次上文云:「時彼此丘聞佛所説,嚴浄國土皆悉覩見。」(下如所引)上下合為聞法發願。於中上文聞法見土,今文正明發其勝願。義寂師云:「此時法藏雖未登初地。然由佛力亦得暫見故,超發無上殊勝願者,正發願也,此時既在解發心終,於世間中更無有上,因此便能得入證位,故云超發無上勝願。」已上

(大經卷上)言:「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  名聲超十方究竟靡所聞誓不成正覺。」

   次文是又同重誓偈最初二句,是明法藏發願文也。依義寂意,初一行判望滿願果。

    問:超世願者指何願耶?

    答:諸師不同。影、興二師別指攝身、攝土五願,寂意通指六八之願,此中須依義寂之意。若限身土除第十八,違佛意故,依集主意廣亘六八,略指十八,凡夫濟度別意弘願,超諸佛故云超世也。

(大經卷下)言:「必得超絕去,往生安養國,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已上

   後文下卷勸修益文。

    「必得」等者,義寂師云:「若能精進持於五善,則能必得超五惡絶五痛去五燒,往生安身養神之國」。

    「横截」等者,又云:「若就穢土,下三為惡,人天為善,今對淨土五皆名惡,一得往生,五道頓去,故云横截,往生不期去惡,生者悪自然杜,故言惡道自然閉。」已上

    「昇道」等者,又云:「一昇無為之道,終功無有窮極,十念專志必得往生,故易往也。百千人中而無其一,故無人也。」已上

    「其國」等者,又云:「非其國逆違令人不往,但自然業牽不得往耳。」已上 又憬興釋,「易往」以下如第二卷。就引彼釋出前後文粗解之耳。

《大阿彌陀經》支謙三藏譯(卷下)言:「可得超絕去,往生阿彌陀佛國,橫截於五惡道自然閉塞,昇道之無極,易往無有人。其國土不逆違,自然之隨牽。」已上

   次《大阿彌陀經》文者,言有增減,其意全同。

言斷者,發起往相一心故,無生而當受生,無趣而更應到趣。已六趣、四生因亡果滅,故即頓斷絕三有生死。故曰斷也。四流者,則四暴流,又生、老、病、死也。

   次私御釋,「言斷」等者,由佛力故雖未斷惑頓絶生死,速證無生,依此義故言之斷也。是則解上横超斷義。

《大本》(大經卷下)言:「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

(平等覺經卷二)言:「會當作世尊,將度一切生、老、死。」已上

《涅槃經》(北本卷二七,南本卷二五)言:「又涅槃者名為洲渚。何以故,四大暴河不能漂故。何等為四:一者欲暴,二者有暴,三者見暴,四無明暴。是故涅槃名為洲渚。」已上

   次二經文所引之意,是證四流即為生、老、病、死之義。只云生死,云生老死,文字雖少各攝餘苦,彼此廣略開合異也。四流名目如當卷本。

光明寺和尚(般舟讚)云:「白諸行者: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忻。厭則娑婆永隔,忻則淨土常居。隔則六道因亡,輪廻之果自滅。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

   次大師釋,其文有二。初《般舟讚》後序始文,是就穢淨勸其厭欣。

    言「凡夫生死」者,是指分段生死,凡夫執著輪廻生死,是故誡言不可不厭。彌陀淨土菩提寶所,愚人輕慢遠離涅槃,是故勸言「不可不忻」。

    「形名」等者,是顯頓證無生之理,下文判云「唯佛與佛得知本元」,現生之中且契其理,往生之後宜顯其德。

(禮讚)云:「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己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逕生死,豈非快哉。應知。」已上

   次釋《禮讚》前序終文,上明專修、雜修得失,今就專修勸進信行。

    「善自」等者,言顧涯分,一本為「已」,今「己」為正。

    「上在」等者,《大經》(卷下)説云「一世勤苦」,是則不知後樂,迷以一旦策勵為苦,此非實義,故云「似如」。

    「前念」等者,明得往生利益速疾。或(觀經)云「如彈指頃即生彼國」,或(觀經)云「如一念頃即生彼國」,是其義也。但我上人別存一義,《愚禿鈔》(卷上)云:「信受本願前念命終,即得往生後念即生。」已上 是就平生業成之義,所顯横超頓速益也。

言真佛弟子者,真言對偽對假也。弟子者釋迦諸佛之弟子,金剛心行人也。由斯信行,必可超證大涅槃故,曰真佛弟子。

   言「言真佛弟子」等者〈散善義〉意,隨順二尊諸佛之意,故有此名。《般舟讚》意,以行佛語生安樂土又得此稱。彼此二文,同以淨土修行之人名真佛子,尤可信仰。

    「由斯」等者:

    問:應言可得往生之益,何云超證大涅槃耶?

    答:往生初益,涅盤終益。亦依生即無生之義,往生即是涅槃極理。是故從勝云證涅槃,是依必至滅度意耳。

《大本》(大經卷上)言:「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已上

   次《大經》二文,三十三、四之兩願也。第三十三者觸光柔輭願。

    問:光明功德在第十二,何重願耶?

    答:彼攝佛身即為光體,此攝衆生即為光用。體用異故二願是別。

    「蒙我」等者,《平等覺經》、《大阿彌陀》共云「見我」,「蒙」約冥應,「見」約顯益。但雖言見,約心見者,同屬冥利,此願正顯如來無瞋善根之利,是歡喜光所照益也。

    問:光明所治,限瞋恚耶?

    答:就言柔輭雖蒙無瞋,兼復可攝無貪、無癡,所以知者,成就文云:「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踊躍。」已上 柔軟歡喜,就願意顯説無瞋益,三垢消滅,顯其消滅廣亘貪癡。

    問:於身與心,論柔軟義,差別如何?

    答:依《論註》意,佛以三業治諸衆生虛誑三業,既治三業,身心共得柔軟益,其義分明。《論註》下云:「衆生以身見故,受三途身,卑賤身,醜陋身,八難身,流轉身。如是等衆生,見阿彌陀如來相好光明身,如上種種身業繋縛,皆得解脱,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身業。」又(卷下)云:「衆生以邪見故,心生分別,若有若無,若非若是,若好若醜,若善若惡,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種種分別。以分別故,長淪三有受種種分別苦,取捨苦,長寢長夜無有出期。是衆生,若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若聞阿彌陀如來平等意業,是等衆生,如上種種意業繋縛皆得解脱,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已上 二文如次明身心益。

    問:今解釋中無柔軟言,如何?

    答:柔軟之言,且雖約瞋廣論不遮貪、癡二惑。今解釋中,解意業益不言柔軟,只明繋縛解脱之德。是知,此義即是柔軟,准之可知,身業所明繫縛解脱,同為柔軟。

    問:如來所治亘三業者,經文何故不舉口業?

    答:唯是文略,義必有之,以口攝身,即開合耳。或云色、心,或云身、意,口是身攝又色攝也,可信其益普涉三業。故《論》與《註》同亘三業嘆其功德,《註》釋莊嚴口業德云:「衆生以憍慢故,誹謗正法,毀呰賢聖,捐斥尊長,如是之人,應受拔舌瘖啞苦,言教不行苦,無名聞苦,如是等種種諸苦。衆生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説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繋縛皆得解脱,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已上

    問:蒙攝取益,十二當願何願益耶?

    答:一佛光明更無所隔,兩願利益強不違害。但第十二攝法身故約佛自利,第三十三攝衆生故約佛利他。故攝取益就利他邊且約當願其義有便,是故憬興當願名云「蒙光獲利」,寂云「光明攝益之願」。兩師立名其意在斯。

   第三十四聞名得忍願:

    問:唯聞名力直得無生,縱雖佛願難信,如何?

    答:四十八願皆不徒設,既是佛願,何抱疑惑。若疑此願餘願亦然,縱雖但聞唯可仰信。況聞名者即可稱名,何以得知,次下女人往生之願雖説聞名,《觀念法門》引比願云「稱佛名號」,尤可准據。

    問:所被之機,言衆生者,凡聖中何?

    答:此是凡夫,衆生之名雖通凡聖,於其聖者皆云菩薩。今云衆生,只是凡夫。

    問:所言無生何位得耶?

    答:地上無生,但或初地,或第七地,得無生位,雖有異説共地上也。

    問:當卷之中引此二願,有何意耶?

    答:先引上願,觸光柔輭是光明益,蓋依光明名號勝利得其往益為肝要故。《禮讚》釋云:「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已上 黑谷《三部經講釋》(和語燈卷一)云:「光明之緣,名號之因,因緣和合而蒙攝取不捨之益。」已上 次願同説聞名益故。

    問:説聞名益非但此願,其數多之,何限引耶?

    答:引多引一,其義無妨。不盡聞名,此難無盡而無生忍行者所期,就其勝益殊引之歟。

《無量壽如來會》(卷上)言:「若我成佛,周徧十方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等界有情之輩,蒙佛威光所照觸者,身心安樂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菩提。」已上

   次《如來會》文意同《大經》。彼説柔輭,此云安樂,安樂即是柔軟之義,廣亘三業,其義應知。

(大經卷下)言:「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

(大經卷下)言:「其有至心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

(如來會卷下)言:「廣大勝解者。」

(如來會卷下)言:「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廣大異門。」

(觀經)言:「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已上

   次《大》、《觀》等經文,雖或上引或下引之,若略一句,若拔一言,助成上文讚揚而已。

    「其有」等者,下卷之中,「佛告彌勒」之下,勸人修捨文也。義寂師釋同科段云:「此即勸令修習無染清淨心。」已上

    「智慧明達功德」等者,其德先指生後之益,但亦可有通現生義。若約其義,非謂念佛修行之人可必獲得智慧功德,謂其頓斷生死之功,義當得智得功德也。

《安樂集》(卷上)云:「據諸部大乘明說聽方軌者,大集經云:於說法者,作醫王想,作拔苦想。所說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其聽法者,作增長勝解想,作愈病想。若能如是說者聽者,皆堪紹隆佛法,常生佛前。乃至

   次《安樂集》上文,所引總有五段,置乃至言示其文別。

   最初文者,第一大門作九門中,今文第二章段釋也。又當章中有六之内,今文初依《大集經》説,仍《集》正文「方軌者」下,「大集經」上,見有「於中有六第一」等之六字,初之所引四行餘者是其釋也。次「乃至」者略上卷終並下卷始,故有此言。

(以下卷下)依涅槃經佛言:若人但能至心,常修念佛三昧者,十方諸佛恒見此人,如現在前。是故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專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晝若夜,若坐若臥,諸佛世尊,常見此人,如現目前,恒與此人而作受施。乃至

   次文,下卷大門第四有三番中,二引彼此諸經多明念佛三昧為宗之中有八番釋,今文其第三番依《涅槃經》文也。

    「而作」等者,見或一本,以「作」為「住」。若依作義,諸佛世尊為其行人,且受供養且施利益。若依「住」義,諸佛世尊住其人邊,如前受施。今文彼經第十八卷取意文也。

    次「乃至」者,同八番中,此除第四、第五兩番。

依大智度論,有三番解釋。第一,佛是無上法王,菩薩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應當常念佛也。第二,有諸菩薩自云:我從曠劫已來,得蒙世尊長養我等法身、智身、大慈悲身。禪定、智慧,無量行願,由佛得成。為報恩故,常願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寵,常念其王。第三,有諸菩薩復作是言:我於因地遇惡知識,誹謗波若,墮於惡道。逕無量劫雖修餘行,未能出。後於一時依善知識邊,教我行念佛三昧。其時即能併遣諸障方得解脫。有斯大益故,願不離佛。乃至 (以下卷上)大經云:凡欲往生淨土,要須發菩提心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周徧法界,此心長遠盡未來際,此心普備離二乘障。若能一發心,傾無始生死有輪。乃至

   次依《智論》第六番文。依之本中「依大」之下有「第六」之字,今文彼《論》第七卷中取意文也。

    次文,上卷第三大門有三番中,第一明發菩提文又有四番,其中第一出菩提心功用初文。

    「大經云」者,指三輩文。現行本文聊有其異,「周遍」法界或云「遍周」,又法界下更有二句,「此心究竟等若虛空」八字是也。

    「傾無」等者,言斷無始輪廻苦報,《止觀》一(卷一上)云:「善惡輪環。」《弘決》(卷一之三)釋云:「善通非想,惡極無間,昇而復沈,故名為輪,無始無際,喩之如環。」已上 此文前後各言「乃至」,就上「乃至」。

    問:准常途儀,言乃至者,於若一段,若一部中,略中言也。今引《大經》釋文上卷,上引《智論》釋文下卷,逆次引用錯亂之上,乃至之言其義難思,如何?

    答:所難誠然。但試解之,上下乃至共對所引《大悲經》文。彼文下卷第五大門有四番中,第一汎明修道延促,欲令速獲不退之中引多經説,其一文也。但中間引上卷文意,《大論》所明念佛三昧,與《大悲經》相續念佛,是一法故。其二文中,舉菩提心為顯此心信行念佛之信心故,中間引之,被上下也。

(以下卷下)大悲經云:云何名為大悲?若專念佛相續不斷者,隨其命終定生安樂。若能展轉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已上抄出

   後文之中,「若專」等者,是約自利明往生益。「若能」等者,是約利他明大悲益。

光明師(般舟讚)云:「唯恨眾生疑不疑,淨土對面不相忤,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廻不廻。乃至 或噵從今至佛果,長劫讚佛報慈恩,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乃至 何期今日至寶國,實是娑婆本師力,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

   次大師釋,總有八文。初釋之中:

    「唯恨」等者,誡疑勸信,示其冥應自然不忤。「忤」《玉篇》云:「五故切,逆也。」

    「莫論」等者,是顯念佛必預攝取不求自益。

    「意在」等者,言佛願意唯在專心決定廻心。

    言「專心」者,即是一心專念心耳。

    次文是讚彌陀佛恩,出苦娑婆,偏如來恩。

    次文是嘆釋迦佛恩。言「本師」者,教主釋尊。依二尊力得往生益,為勸報恩引此二文。

(禮讚)云:「佛世甚難值,人有信慧難,遇聞希有法,斯復最為難。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弘普化,真成報佛恩。」

   次文〈初夜禮讚〉偈也。

    「佛世」等者,總明難遇佛出之世,兼含佛法難遇之意。依《大經》(卷下)云:「如來興世難値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之意故也。

    「遇聞」等者,別明難遇淨土之法。

    「希有法」者,彌陀教也。依同文(大經卷下)云「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之意故也。

    「自信」等者,是明自信教他共在真報佛恩,上云能行,其言中含自利利人之二益也。

(禮讚)云:「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十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華臺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次同(禮讚)日中真身觀讚。

    「唯有」等者。

    問:經文只説「念佛衆生攝取不捨」,無遮餘言,何云「唯」耶?

    答:次下句云本願為強,可知此云唯有之義。如來本發深重願時,選捨諸行不為本願,選取念佛獨為本願。因位本願既遮諸行,正覺心光利益何違。所捨行故不照餘行,所取行故唯攝念佛。彼此行人攝不應知。故於此讚出三經説,初二句總標當觀説,「唯有」一句別就當觀示攝取益限在念佛。

    「當知」等者明《大經》意。

    「十方」等者,依《小經》意。

    「專稱」等者,別指《小經》,總明三經名號為宗。

    「十地」等者,是明衆生本有具德,至法性土方可顯現。是顯十地究竟之德,更非本無今有之德,若依酬因感果之理,論其自力修入之義,可云「成」歟,不可云「彰」。又不可云「自然」而已。

(觀念法門)云:「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已上

   次文《觀念法門》釋也,此文同依真身觀意,上文云「唯」,此釋云「但」,雜業行者不蒙照攝,念佛行人獨得光攝,深解經意解釋分明。

    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體各別。只就義門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攝受之心所照觸光,名之心光,是念佛行相應佛心,其佛心者慈悲為體,是以《經》(觀經)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衆生。」已上 是故照觸稱名行人之大悲光得心稱耳。准之私案,觀佛三昧所觀所見之光明等可預身光之名者耶。

(序分義)云:「言心歡喜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踊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次所引文,〈序分義〉中示觀緣釋。

    「言心」等者,約觀成相。但雖外標觀門之益,内顯念佛所得之益。所以知者,云清淨業,先約懺悔雖釋清淨,後就念佛滅罪之義釋清淨義。則彼文(序分義)云:「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淨也。」已上 其機又云「煩惱賊害失此法財」,是顯念佛所被之機。故知,所得無生之益,是又可在念佛之益,故云「踊躍」。

    云「因此喜」,云「得喜忍」,是顯信心歡喜得益。

    言「悟忍」者,悟佛智故。

    言「信忍」者,即是信心成就相也。上人當卷被引此文,更不被備觀門之益,是依念佛得益之邊而所被引也。

    「此乃」等者,玄先正説舉其利益,令人悕之,故云玄談。

    「未標」等者,雖言得忍,未明分齊,故云未標。

    「勇猛」等者,且就觀法修行相貌勸其策勵,《智度論》云「禪定、智慧非精進者不成。」已上 蓋此義也。

    「此多」等者,雖為薄地信外凡夫,今依他力超絶強緣,成就信根,故就得忍謂之十信。是故上人〈正信偈〉云:「與韋提等獲三忍,即證法性之常樂。」下文亦云:「獲金剛心者,則與韋提等,即可獲得喜、悟、信之忍。」

    「非解」等者,是嫌古來諸師義也。

(散善義)云:「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已來,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即有其五:一明專念彌陀佛名。二明指讚能念之人。三明若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希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希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若念佛者,即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四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五明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已上

   次〈散善義〉流通分中有其七内,第四段文。

    「正顯」等者,能得佛意,深探經旨嘆念佛德超餘雜業。〈定善義〉云「自餘衆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挍也」,今文亦云「實非雜善得為比類」,二尊正意,大師高判,念佛諸行勝劣,宜知。

    「分陀利」者,蓮中好花,西天翫之如此櫻、梅,是故以之喩今行人。憬興師云:「分陀利花即白蓮華,水陸華中最為尊勝。」依《大日經》,蓮花有五:一鉢頭摩,二優鉢羅,各有二色,謂赤與白,三倶勿頭,亦有二色,謂赤與白,四泥盧鉢羅,此華極香,從牛糞生。五分荼利迦,葉葉相承圆整可愛,最外葉極白,内色漸微黄,此華極香。

    言「蔡華」者,是蓮花名,依《論語》意,蔡者龜也,意龜所遊之花故即云龜,其體蓮花,花中蓮勝,蓮花之中此華殊勝,宜哉此花,經為題目,佛亦為眼,豈比凡種。而佛世尊以念佛人,譬此好華,尤足為奇。《妙法蓮華》雖有當體、譬喩二義,共所行法,今《觀經》説嘆能行人,若約所行定亦應同。能所雖殊,恐顯彌陀、妙法同體之深旨歟。又《涅槃》(北本卷一八,南本卷一六)云:「是人中蓮花,芬陀利花。」已上 而彼文意,譬佛説之。准之思之,念佛行人即備如來功德義分。此喩如彼染香人身有其香氣,是則今此彌陀名號,自彼法性無漏果德所流出之妙好香也,唱之念之,薫口薫心,不知自有無量萬德功德香氣,故潛備佛功德氣分。是故信知彌陀五智功德,稱念名號,本覚心蓮冥漸生長,開發諸法無生甚深一分理也。尤可貴之。

    「即入」等者,即是往生即為始益。

    「道場」等者,即是成佛即為終益。

    問:如經文者,先云「當座道場」初説成佛之果,次云「生諸佛家」,後舉往生之益。今釋前後相違如何?

    答:經依從果向因之義,釋存從因至果之意。影略互顯,其義炳然。

王日休(淨土文卷一○)云:「我聞無量壽經,眾生聞是佛名信心歡喜,乃至一念,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不退轉者,梵語謂之阿惟越致。法華經謂彌勒菩薩所得報地也。一念往生,便同彌勒。佛語不虛,此經寔往生之徑術,脫苦之神方,應皆信受。」已上

   次文《龍舒淨土文》也。龍舒所名。

    「王日休」者,字是虛中,云王虛中,此是儒士國學進士。但今引文非日休言,此「淨土文」三人加跋,其中最初所加參政周大資作。而今直言「日休云」者,是言總也。例如經中雖有其言為弟子語,總云經言。意云日休所作文云,不著作者,只省略耳。

    言「謂彌勒菩薩」等者,〈涌出品〉(法華經卷五)云:「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已上 彌勒菩薩,釋尊付屬當來導師,衆所歸仰,謂所得地阿惟越致。念佛行者更無自力修行之功,只以南無他力一念往生之時所得同為阿惟越致。嘆此奇特,是故引之。

《大經》(卷下)言:「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

(如來會卷下)言:「佛告彌勒:此佛土中,有七十二億菩薩。彼於無量億那由他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成不退轉,當生彼國。」抄出

   次《大經》文,廣説此土他方佛土,及無量土大小菩薩,皆乘佛智往生彼土。於中今初明大菩薩往生文也。「此世界」者即是娑婆。

    次文易見。「又言」如前。

律宗用欽師云:「至如華嚴極唱法華妙談。且未見有普授,眾生一生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誠所謂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已上

   次用欽釋,是嘆往生即至不退,速登一生補處益也。

真知,彌勒大士,窮等覺金剛心故,龍華三會之曉,當極無上覺位。念佛眾生,窮橫超金剛心故,臨終一念之夕,超證大般涅槃。故曰便同也。加之,獲金剛心者,則與韋提等,即可獲得喜、悟、信之忍。是則往相廻向之真心徹到故,藉不可思議之本誓故也。

   次私解釋。

    問:如上所引龍舒文者,彌勒菩薩現在所得阿惟越致不退之位,念佛行者生安樂土同得彼位。彌勒現益,行者當益,其位相同,故云便同。而今釋者,彌勒所得,行者所得,彼此共約極果當益。其意如何?

    答:以前料簡其意實爾,但今釋意,彌勒菩薩今居等覺補處之位,當來可唱三會正覺,念佛行者今雖薄地,往生之時便至地上分證涅槃常樂之理。《論註》(卷下)云:「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已上 《般舟讚》云:「一到即受清虛樂,清虛即是涅槃因。」已上 《往生禮讚》云:「即證彼法性之常樂。」已上 分極雖殊,開悟是同,前後領解各有其意。

禪宗智覺(樂邦文類卷五)讚念佛行者云:「奇哉,佛力難思古今未有。」

   次智覺禪師作神棲安養之賦,載在《樂邦文類》第五。彼賦總有四百二十一言,其中今此所引十字其結句也。次上句云:「其或誹謗三寶破壞律儀,逼風刀解體之際,當業鏡照形之時,遇善知識現不思議,劒林變七重之行樹,火車化八德之蓮池,地獄消沇,湛爾而怖心全息,天華飛引俄然而化佛迎之,慧眼明心香爐隨手,應讖而蓮華不萎,得記而寶林非久。」(已上如所引) 又初句云:「彌陀寶刹安養嘉名,處報土而極樂於十方而最清,二八觀門修定慧而冥往,四十大願運散心而化生,爾乃畢世受持,一生歸命仙人乘雲而聽法,空界作唄而讚詠,紫金臺上身登而本願非虛,白玉毫中神化而一心自慶。」已上 繁不悉引,聊出冠履。

律宗元昭師(樂邦文類卷五)云:「嗚呼明教觀,孰如智者乎?臨終舉觀經,讚淨土而長逝矣。達法界,孰如杜順乎?勸四眾念佛陀,感勝相而西邁矣。參禪見性,孰如高玉、智覺乎?皆結社念佛而俱登上品矣。業儒有才,孰如劉、雷、柳子厚、白樂天乎?然皆秉筆書誠,而願生彼土矣。」已上

   次元照釋,同《文類》(樂邦文類)三,無量院造彌陀像記,凡有六百五十字中,今此所引中間九十二字是也。

    言「嗚呼」者,傷嘆聲也,次上詞云:「或束縛於名相,或沇冥於豁達,故有貶念佛為麁行,忽淨業為小道。執隅自蔽,盲無所聞,雖聞而不信,雖信而不修,雖修而不勤,於是淨土教門或幾乎息矣。」已上 念佛為麁,淨業為小,不信不勤,所痛在斯。

    「明教」等者,三大部中,就彼《玄義》、《文句》言之。一代高覽數三五返,五時八教一宗恢弘至天台來分別熾盛,是故世舉稱其十德,明其教相智解應知。就「觀」言之依《止觀》意,止觀明靜前代未聞,圓頓實相一念三千,説己心中所行法門,觀解明了亦以可知。

    「臨終」等者,《靈應傳》一,天台大師別傳中云:「唱二部經為最後聞慧,聽法華竟讚云,法門父母慧解由生,本迹廣大微妙難測,乃至 聽無量壽經竟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閣(瑞應刪傳云寶樹) 易往無人,火車相現能改悔者尚復往生,況吾戒慧薫修耶。乃至 如入三昧,以大隋開皇十七年歳次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入滅。」已上

    問:此文之中唯讚《大經》,云「舉觀經」有何據乎?

    答:此文中云「火車相現改悔往生」,由此文故云「舉觀經」。

    「讚淨土」者,讚雙卷云「四十八願莊嚴淨土」之文意也。

    「達法」等者,法界唯心《華嚴經》意。隋朝終南杜順法師,能達經旨,是故云爾,彼華嚴宗,震旦弘通五師之中立為初祖,此後智儼、法藏、澄觀、宗密而已。

   「參禪」等者,智覺禪師雖禪大祖,念彌陀佛欣西方國造安養賦,心行可知。又有所造,所謂《萬善同歸集》是。彼第二(卷上)云:「問:唯心淨土周遍十方,何得詫質蓮臺,棄形安養而興取捨之念。豈達無生之門,欣厭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極樂佛土,故知識心方生唯心淨土,著境祗墮所緣境中,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又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心浮境強習重。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起信論云:衆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娑婆不常値佛信心難成,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若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往生論云:遊戯地門者,生彼國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園,教化地獄救苦衆生,以此因緣求生淨土。十疑論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淨故即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不達此理,横相是非,此是謗法邪見人也。」已上 都有六重問答之中,今舉初重後五略之。

    登「上品」者,真歇了禪師《淨土説》云:「如智覺禪師乃宗門之標准,淨業之白眉也。興隆佛法勸億萬人修白業,臨終預知時至,種種殊勝甚至,舎利鱗砌于身。嘗有撫州一僧,經年旋遶禪師之塔,即今西湖淨慈寺壽私云具云延壽禪師塔頭也,人問其故,謂因病入冥,閻王以陽數未艾得放還生,次見殿左,供僧一憏閻王禮拜勤致,遂扣主吏,此是何人?吏曰杭州永明寺壽禪師也,天下死者,無不經由冥俯案判生,唯此人修行精進徑生極樂上品,王以為希有,故圖像恭敬。」已上

   業儒等者,「劉」劉遺民,「雷」雷次宗,共是廬山十八賢中俗士六人之其二也。《樂邦文類》第三,元照無量院造彌陀像記云:「彌陀教觀載于大藏不為不多,然佛化東流數百年間,世人殆無知者,晉慧遠法師居廬山之東林,神機獨拔為天下倡,鑿池栽蓮,建堂立誓專崇淨業,號為白蓮社,當時名僧巨儒不期而自至,慧持、道生釋門之俊彦,劉遺民、雷次宗文士之豪傑,皆伏膺請教而預其社焉。是故後世言淨社者,必以東林為始,厥後善導、懷感大闡於長安,智覺、慈雲盛振于淅石。末流狂妄正道梗塞。」(上所引或束以下此次也)

    「柳子厚」者是又儒士,官為禮部,專修西方,此人作有龍興寺修淨土院記。此元照記與此記碑在同《文類》同卷之中,其記初云:「中州之西數萬里有國,曰身毒,釋迦牟尼如來示現之地。彼佛言,西方過十万億佛土有世界,曰極樂,佛號無量壽如來,其國無有三毒、八難,衆寶以為飾,其人無有十纏、九惱,群聖以為友,有能誠心大願,歸心是土者,苟念力具足則往生彼國,然後出三界之外,其於佛道無退轉者,其言無所欺也。」已上 總有四百三十許字,今少舉始多略文耳。

    「白樂天」者,字曰居易,太子賓客,翰林主人,列名禪派,歸心淨土,世皆稱之文殊化身。文殊師利《阿彌陀經》同聞衆中菩薩上首,又為《觀經》耆闍上首,又對法照教以念佛,為其化身自行化他專修西方,誠有由也。白氏畫西方淨土憏記云:「我本師釋迦如來説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號極樂,乃至 諦觀此娑婆世界微塵衆生,無賢愚、無貴賤、無幼艾,有起心歸佛者,舉手合掌必先向西方,有怖厄苦惱者,開口發聲必先念阿彌陀佛。又範金合土,刻石織紋,乃至 印水聚沙,童子戲者,莫不卒以阿彌陀佛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觀,是彼如來有大誓願於此衆生,有大因緣於彼國土矣。乃至 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於佛前起慈悲心,發弘誓願,願此功德廻施一切衆生,一切衆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願皆離苦得樂,斷惡修善。不越南瞻部,便覩西方,白毫大光應念來感,青蓮上品隨願往生。從現在身盡未來際,常得親近而供養也。欲重宣此願,而偈讚曰,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衆苦,願如老身病苦者,同生無量壽佛所。」已上 又白詩云:「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無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然忙似鑽,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余生已蹉跎,普勸法界衆,同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却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日暮清淨心,但念阿彌陀。」已上

   然皆等者總結。如上高僧、碩儒各達佛教,皆記所解,自念西方,令化願生非唯此人,且舉少耳。所引之文次下詞云:「以是觀之,自非屓剛明卓拔之識,達生死變化之數者,其孰能信於此哉。」已上 當知不恃明智博達,急顧生死迅速理數,專憑佛力宜歸西也。

言假者,即是聖道諸機,淨土定散機也。

   言假等者,集主私釋。

故光明師(般舟讚)云:「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

(法事讚卷下)云:「方便假門等無殊。」

(般舟讚)云:「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已上

   大師解釋引三文中,初之二句《般舟讚》文,次之一句《法事讚》下,或假為化,本不同歟。後之二句又《般舟讚》,此等諸文皆顯聖道八萬諸教廣被諸機。

言偽者,則六十二見,九十五種之邪道是也。

《涅槃經》(北本卷一○、南本卷一○)言:「世尊常說,一切外學九十五種,皆趣惡道。」已上

光明師(法事讚卷下)云:「九十五種皆污世,唯佛一道獨清閑。」已上

   言偽等者,明外道教。

    言「六十二見」者,依《律宗名句》意,總就五陰有六十見,先於色陰作其四句,一即色是我,二離色是我,三我大色小色在我中,四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下之四陰,准之可知。若受若想,若行若識,改色一字如前作句,故於一陰各有四見,五陰四見四五之數合成二十,而歷三世有此二十,則成六十,此外別加斷、常二見,是故總有六十二見。

    言「九十五種」者,是舉外道種類,九十五種,九十六種,經論異説,除取有由。六師外道,弟子各有一十五人,合九十人,師弟合論九十六種,於彼九十六種之中,有其一類同小乘計,故除其一云九十五,雖有其計同小乘邊。實是舊法,是故斥言九十六種皆是邪道,九十六者,《華嚴》、《智論》、《薩婆多論》多分之説,九十五者《涅槃經》説,此經意者,九十六種所計皆是戒禁取見,而於此中,有其一種執真涅槃在四禪等,故不説云直墮三途,依此義邊言九十五。大師解釋由斯説耳。

    「唯佛」等者,雖為五種,雖為六種,其外一也。

誠知,悲哉,愚禿鸞,沉沒於愛欲廣海,迷惑於名利大山,不喜入定聚之數,不快近真證之證,可恥可傷矣。

   誠知等者,傷嘆詞也。但雖悲痛又有所喜,寔是可謂悲喜交流,「不喜」、「不快」是顯恥傷,入定聚數與近真證,潛表自證,非無喜快。

夫佛說難治機,《涅槃經》(北本卷一一,南本卷一○)言:「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菩薩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死無治,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如是之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必死不疑。善男子,是三種人,亦復如是。從佛、菩薩得聞治已,即便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有聲聞、緣覺、菩薩,或有說法或不說法,不能令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上

(北本卷一九,南本卷一七)言:「爾時,王舍大城阿闍世王。其性弊惡喜行殺戮。具口四惡、貪、恚、愚癡,其心熾盛。乃至 而為眷屬貪著現世五欲樂故,父王無辜橫加逆害。因害父,己心生悔熱。乃至 心悔熱故,遍體生瘡。其瘡臭穢,不可附近。尋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華報,地獄果報將近不遠。爾時,其母韋提希后,以種種藥而為塗之,其瘡遂增無有降損。王即白母:如是瘡者,從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眾生有能治者,無有是處。時有大臣,名日月稱。往至王所,在一面立白言:大王,何故愁悴顏容不悅?為身痛邪,為心痛乎?王答臣言,我今身心豈得不痛。我父無辜,橫加逆害。我從智者曾聞是義,世有五人不脫地獄。謂五逆罪。我今已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罪,云何身心而得不痛?又無良醫治我身心。臣言大王,莫大愁苦。即說偈言:若常愁苦,愁遂增長。如人喜眠,眠則滋多。貪婬嗜酒,亦復如是。如王所言,世有五人不脫地獄,誰往見之來語王邪?言地獄者,直是世間多智者說。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身心者。今有大醫,名富闌那。一切智見得自在,定畢竟修習清淨梵行,常為無量無邊眾生,演說無上涅槃之道。為諸弟子,說如是法。無有黑業無黑業報,無有白業無白業報,無黑白業無黑白業報,無有上業及以下業。是師今在王舍城中。惟願大王,崛駕往彼,可令是師療治身心。時王答言:審能如是滅除我罪,我當歸依。復有一臣,名曰藏德。復往王所,而作是言:大王,何故面貌憔悴,屑口乾燋,音聲微細。乃至 何所苦,為身痛邪,為心痛乎?王即答言:我今身心云何不痛?我之癡盲無有慧目。近諸惡友而為善隨提婆達多惡人之言,正法之王橫加逆害。我昔曾聞智人偈說:若於父母佛及弟子,生不善心起於惡業。如是果報在阿鼻獄。以是事故令我心怖生大苦惱。又無良醫而見救療。大臣復言:惟願大王,且莫愁怖。法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王法。王法者,謂害其父,則王國土,雖云是逆,實無有罪。如迦羅羅虫要壞母腹然後乃生。生法如是,雖破母身,實亦無罪。騾腹懷妊等亦復如是。治國之法,法應如是。雖殺父兄,實無有罪。出家法者,乃至蚊蟻殺亦有罪。乃至 如王所言,世為良醫治身心者。今有大師,名末伽梨抅賒梨子。一切知見憐憫眾生,猶如赤子。已離煩惱,能拔眾生三毒利箭。乃至 是師今在王舍大城。惟願大王,往至其所,王若見者,眾罪消滅。時王答言:審能如是滅除我罪,我當歸依。復有一臣,名曰實德。復到王所,即說偈言:大王何故身脫瓔珞首髮逢亂乃至如是。乃至 為是心痛邪,為身痛邪?王即答言:我今身心豈得不痛?我父先王,慈愛仁惻特見矜念。實無過咎,往問相師。相師答言,是兒生已定當害父。雖聞是語,猶見瞻養。曾聞智者作如是言:若人通母,及污比丘尼,偷僧祇物,殺發無上菩提心人,及殺其父。如是之人,必定當墮阿鼻地獄。我今身心豈得不痛?大臣復言:惟願大王,且莫愁苦。乃至 一切眾生皆有餘業,以業緣故數數受生死。若使先王有餘業者,王今殺之,竟有何罪?惟願大王,寬意莫愁。何以故,若常愁苦,愁遂增長,如人喜眠,眠則滋多,貪婬嗜酒,亦復如是。乃至 刪闍邪毗羅肱子。復有一臣,名悉知義。即至王所,作如是言:乃至 王即答言:我今身心豈得無痛?乃至 先王無辜,橫興逆害。我亦曾聞智者說言:若有害父,當於無量阿僧祇劫受大苦惱。我今不久必墮地獄。又無良醫救療我罪。大臣即言:惟願大王,放捨愁苦。王不聞邪,昔者有王,名曰羅摩害其父已,得紹王位。跋提大王、毗樓真王、那睺沙王、迦帝迦王、毗舍佉王、月光明王、日光明王、愛王、持多人王,如是等王,皆害其父得紹王位。然無一王入地獄者,於今現在,毗琉璃王、優陀邪王、惡性王、鼠王、蓮華王,如是等王,皆害其父。悉無一王生愁惱者。雖言地獄、餓鬼、天中,誰有見者?大王,唯有二有,一者人道,二者畜牲。雖有是二,非因緣生,非因緣死。若非因緣,何者有善惡?惟願大王,勿懷愁怖。何以故,若常愁苦,愁遂增長,如人喜眠,眠則滋多,貪婬嗜酒,亦復如是。乃至 阿耆多翅金欽婆羅。乃至 復有大臣,名曰吉德。乃至 言地獄者,為有何義?臣當說之:地者名地,獄者名破。破於地獄,無有罪報,是名地獄。又復地者名人,獄者名天。以害其父故,到人天。以是義故,婆蘇仙人唱言,殺羊得人天樂,是名地獄。又復地者名命,獄者名長。以殺壽命,彼故名地獄。大王,是故當知,實無地獄。大王,如種麥得麥,種稻得稻。殺地獄者還得地獄,殺害於人應還得人,大王,今當聽臣所說,實無殺害。若有我者實亦無害。若無我者復無所害。何以故?若有我者常無變易,以常住故不可殺害。不破不壞,不繫不縛,不瞋不喜,猶如虛空,云何當有殺害之罪?若無我者,諸法無常。以無常故,念念壞滅。念念滅故,殺者死者,皆念念滅。若念念滅,誰當有罪?大王,如火燒木,火則無罪。如斧斫樹,斧亦無罪。如鐮刈草,鐮實無罪。如刀殺人,刀實非人,刀既無罪,人云何罪?如毒殺人,毒實非人,毒藥非罪人。云何罪?一切萬物,皆亦如是,實無殺害,云何有罪?惟願大王,莫生愁苦。何以故,若常愁苦,愁遂增長,如人喜眠,眠則滋多,貪婬嗜酒,亦復如是。今有大師,名迦羅鳩馱迦旃延。復有一臣,名無所畏。今有大師,名尼乾陀若犍子。乃至 爾時,大醫名曰耆婆,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得安眠不?王以偈答言:乃至 耆婆,我今病重。於正法王興惡逆害。一切良醫、妙藥、咒術、善巧瞻病所不能治。何以故?我父法王,如法治國,實無辜咎。橫加逆害,如魚處陸。乃至 我昔曾聞智者說言:身口意業,若不清淨,當知,是人必墮地獄。我亦如是,云何當得安穩眠邪?今我又無無上大醫,演說法藥除我病苦。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雖作罪,心生重悔而懷慚愧。大王,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牲。有慚愧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說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慚愧。乃至 如王所言。無能治者。大王當知,迦毗羅城淨飯王子,姓瞿曇氏,字悉達多,無師覺悟自然,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 是佛世尊。有金剛智,能破眾生一切惡罪。若言不能,無有是處。乃至 大王,如來有弟提婆達多,破壞眾僧,出佛身血,害蓮華比丘尼,作三逆罪。如來為說種種法要,令其重罪尋得微薄。是故如來為大良醫,非六師也。乃至 大王,作一逆者,則便具受如是一罪。若造二逆罪,則二倍。五逆具者,罪亦五倍。大王,今定知,王之惡業必不得勉。惟願大王,速往佛所。除佛世尊餘,無能救。我今愍汝故,相勸導。爾時大王,聞是語已,心懷怖懼,舉身戰慄,五體梓動如芭蕉樹。仰而答曰:天為是誰,不現色像而但有聲。大王,吾是如父頻婆沙羅。汝今當隨耆婆所說,莫隨邪見六臣之言。時聞已,悶絕躄地。身瘡增劇,臭穢倍前。雖以冷藥塗治療瘡,瘡蒸毒熱,但增無損。」已上略出

大臣名日月稱     名富闌那

藏德             名末伽梨抅賒梨子

有一臣名曰實德   名那闡邪毗羅肱子

有一臣名悉知義   名阿嗜多翅金欽婆羅

大臣名曰吉德     婆蘇仙

迦羅鳩馱迦旃延   名尼乾陀若犍子

(北本卷二○,南本卷一七)言:「善男子,如我所言,為阿闍世王不入涅槃。如是密義,汝未能解。何以故?我言為者,一切凡夫,阿闍世王者,普及一切造五逆者。又復為者,即是一切有為眾生,我終不為無為眾生而住於世。何以故,夫無為者非眾生也。阿闍世者,即是具足煩惱等者。又復為者,即是不見佛性眾生。若見佛性,我終不為久住於世。何以故,見佛性者非眾生也。阿闍世者,即是一切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乃至 又復為者,名為佛性,阿闍者,名為不生,世者名怨。以不生佛性故,則煩惱怨生。煩惱怨生故,不見佛性。以不生煩惱故,則見佛性。以見佛性故,則得安住大般涅槃,是名不生。是故名為阿闍世。善男子,阿闍者名不生,不生者名涅槃,世名世法,為者名不汙。以世八法所不汙故,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入涅槃。是故,我言為阿闍世無量億劫不入涅槃。善男子,如來密語不可思議,佛法眾僧亦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不可思議,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爾時,世尊大悲導師,為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入三昧已放大光明。其光清涼,往照王身,身瘡即愈。乃至 白王言耆婆,彼天中天,以何因緣放斯光明?大王,今是瑞相,相似為及以王,先言,世無良醫療治身心故,放此光先治王身,然後及心。王言耆婆,如來世尊亦見念邪?耆婆答言: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大王,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不放逸者心則放捨。何等名為不放逸者,謂六住菩薩。大王,諸佛世尊,於諸眾生,不觀種姓、老少中年、貧富、時節、日月星宿、工巧、下賤僮僕婢使,唯觀眾生有善心者。若有善心,則便慈念。大王當知,如是瑞相,即是如來入月愛三昧所放光明。王即問言:何等名為月愛三昧?耆婆答言:譬如月光能令一切優缽羅華開敷鮮明。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眾生善心開敷,是故名為月愛三昧。大王,譬如月光能令一切行路之人心生歡喜。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修習涅槃道者心生歡喜,是故復名月愛三昧。乃至 諸善中王。為甘露味,一切眾生之所愛樂。是故復名月愛三昧。乃至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一切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近因緣者,無先善友。何以故?阿闍世王若不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墮阿鼻獄。是故近日莫若善友。阿闍世王,復於前路聞,舍婆提毗琉璃王,乘船入海邊,遇火而死。瞿伽離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獄。須那剎多,作種種惡,到於佛所眾罪消滅。聞是語已,語耆婆言:吾今雖聞如是二語,猶未審。定汝來,耆婆,吾欲與汝同載一象。誤我當入阿鼻地獄,冀汝投持不令我墮。何以故,吾昔曾聞得道之人不入地獄。乃至 云何說言定入地獄。大王,一切眾生所作罪業,凡有二種,一者輕,二者重。若心口作則名為輕,身口心作則名為重。大王,心念口說身不作者,所得報輕。大王,昔日口不敕殺但言削足。大王,若敕侍臣立斬王首,坐時乃斬猶不得罪。況王不敕,云何得罪。王若得罪,諸佛世尊亦應得罪。何以故?汝父先王頻婆沙羅,常於諸佛種諸善根,是故今日得居王位。諸佛若不受其供養,則不為王。若不為王,汝則不得為國生害。若汝殺父當有罪者,我等諸佛亦應有罪。若諸佛世尊無得罪者,汝獨云何而得罪邪?大王,頻婆沙羅往有惡心,於毗富羅山遊行,射獵鹿周徧曠野,悉無所得。唯見一仙五通具足。見已即生瞋恚惡心。我今遊獵,所以不得正坐,此人驅逐令去。即敕左右而令殺之。其人臨終生瞋惡心,退失神通。而作誓言:我實無辜,汝以心口橫加戮害。我於來世,亦當如是還以心口而害於汝。時王聞已即生悔心,供養死屍。先王如是尚得輕受不墮地獄。況王不爾,而當地獄受果報邪?先王自作還自受之,云何令王而得殺罪?如王所言,父王無辜者,大王云何言無失有罪者,則有罪報,無惡業者則無罪報。汝父先王,若無辜罪,云何有報?頻婆沙羅於現世中,亦得善果及以惡果。是故先王亦復不定。以不定故,殺亦不定。殺不定,云何而言定入地獄?大王,眾生狂惑凡有四種,一者貪狂,二者藥狂,三者咒狂,四者本業緣狂。大王,我弟子中有是四狂,雖多作惡,我終不記是人犯戒。是人所作,不至三惡。若還得心,亦不言犯。王本貪國此逆害父王,貪狂心與作,云何得罪?大王,如人耽醉逆害其母,既醒悟已心生悔恨。當知,是業亦不得報。今貪醉,非本心作。若非本心,云何得罪?大王,譬如幻師於四衢道頭,幻作種種男、女、象、馬、瓔珞、衣服。愚癡之人謂為真實,有智之人知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譬如山谷響聲。愚癡之人謂之實聲,有智之人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人有怨詐來親附。愚癡之人謂為實親,智者了達乃知其虛詐。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人執鏡自見面像。愚癡之人謂為真面,智者了達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熱時炎。愚癡之人謂之是水,智者了達知其非水。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乾闥婆城。愚癡之人謂為真實,智者了達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了知其非真。大王,如人夢中受五欲樂。愚癡之人謂之為實,智者了達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殺法、殺業、殺因、殺果及以解脫,我皆了之,則無有罪。王雖知殺,云何有罪?大王,譬如有人主知典酒,如其不飲則亦不醉,雖復知火不燒燃。王亦如是,雖復知殺,云何有罪?大王,有諸眾生,於日出時作種種罪,於月出時復行劫盜。日月不出,則不作罪。雖因日月令其作罪,然此日月實不得罪。殺亦如是。乃至 大王,譬如涅槃非有非無,而亦是有。殺亦如是,雖非有、非無,而亦是有,慚愧之人則為非有,無慚愧者則為非無。受果報者,名之為有。空見之人則為非有,有見之人則為非無有。有見者亦名為有。何以故,有有見者得果報故,無有見者則無果報。常見之人則為非有,無常見者則為非無。常常見者不得為無。何以故,常常見者有惡業果故,是故常常見者不得為無。以是義故,雖非有、非無而亦是有,大王,夫眾生者名出入息,斷出入息故,名為殺。諸佛隨俗,亦說為殺。乃至 世尊,我見世間,從伊蘭子生伊蘭樹,不見伊蘭生栴檀樹者。我今始見從伊蘭子生栴檀樹。伊蘭子者,我身是也。栴檀樹者,即是我心無根信也。無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來,不信法僧,是名無根。世尊,我若不遇如來世尊,當於無量阿僧祇劫劫,在大地獄受無量苦。我今見佛,以是見佛所得功德,破壞眾生煩惱惡心。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壞眾生惡心。世尊,若我審能破壞眾生諸惡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獄,無量劫中為諸眾生受苦惱,不以為苦。爾時摩伽陀國無量人民,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無量人民發大心故,阿闍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王及夫人,後宮采女,悉皆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阿闍世王語耆婆言:耆婆,我今未死已得天身,捨於短命而得長命,捨無常身而得常身,令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 諸佛弟子,說是語已,即以種種寶幢 乃至 復以偈而讚嘆言:

 實語甚微妙  善巧於句義  甚深秘密藏  為眾故顯示

 所有廣博言  為眾故略說  具足如是語  善能療眾生

 若有諸眾生  得聞是語者  若信及不信  定知是佛說

 諸佛常軟語  為眾故說麁  麁語及軟語  皆歸第一義

 是故我今者  歸依於世尊  如來語一味  猶如大海水

 是名第一諦  故無無義語  如來今所說  種種無量法

 男女大小聞  同獲第一義  無因亦無果  無生亦無滅

 是名大涅槃  聞者破諸結  如來為一切  常作慈父母

 當知諸眾生  皆是如來子  世尊大慈悲  為眾修苦行

 如人著鬼魅  狂亂多所為  我今得見佛  所得三業善

 願以此功德  廻向無上道  我今所供養  佛法及眾僧

 願以此功德  三寶常在世  我今所當獲  種種諸功德

 願以此破壞  眾生四種魔  我遇惡知識  造作三世罪

 今於佛前悔  願後更莫造  願諸眾生等  悉發菩提心

 繫心常思念  十方一切佛  復願諸眾生  永破諸煩惱

 了了見佛性  猶如妙德等

爾時世尊,讚阿闍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則為莊嚴諸佛大眾。大王,汝昔已於毗婆尸佛,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是已來,至我出世,於其中間未曾復墮於地獄受苦。大王當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無量果報。大王,從今已往,常當懃修菩提之心。何以故,從是因緣、當得消滅無量惡故。爾時阿闍世王,及摩伽陀舉國人民,從座而起遶佛三匝,辭退還宮。」已上抄出

(北本卷三四、南本卷三一)言:「善男子,羅閱祇王頻婆沙羅,其王太子名曰善見。業因緣故生惡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爾時惡人提婆達多,亦因過去業因緣故,復於我所生不善心,欲害於我。即修五通不久獲得與善見太子共為親厚。為太子故,現作種種神通之事。從非門出從門而入,從門而出非門而入,或時示現象、馬、牛、羊、男女之身。善見太子見已,即生愛心、喜心、敬信之心。為是本故,嚴說種種供養之具,而供養之。又復白言:大師聖人,我今欲見曼陀羅花。時提婆達多,即便往至三十三天,從彼天人而求索之,其福盡故都無與者。既不得華,作是思惟:曼陀羅樹無我我所,若自取當有何罪?即前欲取,便失神通。還見己身,在王舍城。心生慚愧,不能復見。善見太子,復作是念。我今當往至如來所求索大眾,佛若聽者,我當隨意教詔敕使舍利弗等。爾時提婆達多,便來我所作如是言:唯願如來,以此大眾付囑於我,我當種種說法教化,令其調伏。我言癡人,舍利弗等,聽聞大智世所信伏,我猶不以大眾付囑。況汝癡人食唾者乎?時提婆達多,復於我所倍生惡心,作如是言:瞿曇,汝今雖復調伏大眾,勢亦不久,當見磨滅。作是語已,大地即時六反震動。提婆達多,尋時躄地於其身邊出大暴風,吹諸塵土而污坌之。提婆達多見惡相已,復作是言:若我此身,現世必入阿鼻地獄,我惡當報如是大惡。時提婆達多尋起,往至善見太子所。善見見已即問聖人,何故顏容憔悴有憂色邪?提婆達多言:我常如是,汝不知乎?善見答言:領說其意,何因緣爾。提婆達言:我今與汝極成親愛,外人罵汝以為非理。我聞是事,豈得不憂?善見太子復作是言:國人云何罵辱於我?提婆達言:國人罵汝為未生怨。善見復言:何故名我為未生怨,誰作此名?提婆達言:汝未生時,一切相師皆作是言:是兒生已當殺其父。是故外人皆悉號汝為未生怨。一切內人護汝心故,謂為善見。毗提夫人聞是語已,既生汝身於高樓上,棄之於地,壞汝一指。以是因緣,人復號汝為婆羅怨枝。我聞是已心生愁憤,而復不能向汝說之。提婆達多以如是等種種惡事,教令殺父。若汝父死,我亦能殺瞿曇沙門。善見太子問一大臣,名曰行雨。大王何故為我立字,作未生怨?大臣即為說其本末,如提婆達多所說無異。善見聞已,即與大臣收其父王閉之城外,以四種兵而守衛之。毗提夫人聞是事已,即至王所。時守王人遮不聽入。爾時,夫人生瞋恚心,便呵罵之。時諸守人即告太子。大王夫人欲見父王不審,聽不?善見聞已復生瞋嫌,即往母所,前牽母髮,拔刀欲斫。爾時耆婆白言大王:有國已來,罪雖極重不及女人,況所生母。善見太子,聞是語已,為耆婆故即便放捨,遮斷大王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過七日已,王命便終。善見太子見父喪已,方生悔心。行雨大臣,復以種種惡邪之法而為說之:大王,一切業行都無有罪,何故今者而生悔心。耆婆復言:大王,當知,如是業者,罪業二重。一者殺父王,二者殺須陀洹。如是罪者,除佛更無能除滅者。善見王言:如來清淨無有穢濁,我等罪人云何得見?善男子,我知是事,告阿難,過三月已吾當涅槃故。善見聞已,即來我所。我為說法,重罪得薄,獲無根信。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故,作是言,如來定說畢竟涅槃。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實義,二者假名。假名菩薩,聞我三月當入涅槃,皆生退心而作是言:如其如來無常不住,我等何為?為是事故,無量世中受大苦惱。如來世尊成就具足無量功德,尚不能壞,如是死魔,況我等輩當能壞邪?善男子,是故我為如是菩薩而作是言,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定言,如來終不畢竟入於涅槃。」已上抄出

    次《涅槃經》,所引廣博,不能具解,宜知大意。

    問:今引此文有何要耶?

    答:彌陀名號與涅槃理其名雖異,其性是同,此義文義共分明也。先言文者,《大經》下云:「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已上(大經卷下)云:「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已上 或云智慧,或云功德,其言雖殊共是名號,是指彌陀嘆云無上,而諸教中稱無上者涅槃一法,謂《智論》意,大乘法中大般涅槃以為無上,又《喩伽》(卷六六)云:「復次云何有上法,謂除涅槃餘一切法,當知涅槃是無上法。」已上 彼此無上可知,一法。次言義者,上所出之《大經》文中,言智慧者三德之中且舉般若,若舉一德三德具足,此是三德不離故也。無上功德即是名號,名號即是三德秘藏,然其名號全是彌陀,彌陀即是涅槃妙理,故《事讚》(卷下)云:「彌陀妙果號云無上涅槃。」已上 是就正報立涅槃名,又(法事讚卷下)云:「極樂無為涅槃界。」是約依報論涅槃義,又(法事讚卷上)云:「畢命直入涅槃城。」已上 是所入城名曰涅槃,《般舟讚》云:「念佛即是涅槃門。」已上 此云涅槃約能入門,依正能所唯是彌陀圓滿無上涅槃功德。又阿闍世五逆重罪,定雖可入阿鼻獄中,來此經會滅罪解脱,療此重病醍醐妙藥,今此念佛又滅此病,依之先德以此念佛同彼醍醐,是一法故,以有如此甚深義也。處處多引,今又引之。

   就舉邪臣並外道名,自一至四所列可見。上大臣名,下外道名。第五行下「婆蘇仙」者,非經所出六師之内。彼吉德誘闍世言所引古仙之名字也,第六行上「迦羅鳩駄迦旃延」者,六師第五,此名宜在第五行下婆蘇仙所,第六邪臣名無所畏,今不舉之,若舉之者,是則可在第六行上,舉尼揵陀若提子所,若提子者可在其下。

    問:名字存没次第前後何如此耶?

    答:如此用捨依時不定,婆蘇仙者雖似無要,邪臣所用本説名故,亦非無由。第六行上置尼揵陀若提子者,除婆蘇仙次吉徳故非之置上,只依隣次,又雖不舉無所畏名,在本文故省略而已。

    問:若讓在文,上五可同,何出上五略下一耶?

    答:出初略後,舉多省少,就初就多有何過乎?又於所舉六師之名,文字是異,但雖有異於音通者不足為異,於其音異宜為異本。

    第三名中,一本那闡,一本刪闍,一本肱子,一本胝子。

    第四名中,一本翅金,一本翅舎。

    第六名中,一本犍子,一本提子。上參差,本有異歟。但二説中,刪闍、胝子,阿耆舎、欽若、提子名,《止觀》第十為比等字,故予當初學圓宗時,受明師説此名字也。

是以,今據大聖真說,難化三機,難治三病者,憑大悲弘誓,歸利他信海,矜哀斯治,憐憫斯療。喻如醍醐妙藥療一切病,濁世庶類,穢惡群生,應求念金剛不壞真心,可執持本願醍醐妙藥也。應知。

   是以等者,私解釋也。此解釋意,如上所述,彌陀真教,涅槃極理,内證是一無有差別,是故共治難治三機,以顯此義為斯釋意。

    言「三機」者,如舉文始,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是其機也。

    言「三病」者,即此三機,約根三機,寄喩云病。

    言「聖聞」者,聖字不正,書生誤歟。以聲為本。

夫據諸大乘,說難化機。今《大經》(卷上.下)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或(如來會卷上)言「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觀經》明五逆往生不說謗法。《涅槃經》說難治機與病。斯等真教,云何思量邪。

   夫據以下至「思量耶」,私問詞也。

報噵:《論註》(卷上)曰:「問曰:無量壽經言,願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無量壽經言,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經云何會?答曰:一經以具二種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誹謗正法。以此二種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經但言作十惡、五逆等罪,不言誹謗正法,以不謗正法故,是故得生。

   「報噵」以下答中所引《論註》文者,上卷釋也。總説竟後,都有八重問答之中,第二以下七番問答至盡卷也。

    問:彼初重意,問答何事?

    答:就問念佛所被之機,答中意云,《大經》説云諸有衆生,而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經》具説九品之機,而攝五逆,猶除謗法,故述其餘盡依信佛因緣皆生。第二問答,就此義來,其意可見。

    「一者五逆二者誹謗正法」等者。

    問:鸞師之意,全不可許謗法之機往生益乎?

    答:如今文者不許之歟,但如下卷莊嚴心業功德成就之解釋者,許彼謗法尚得解脱,其解釋載當卷初解三十三願身心柔軟利益之段,故今略之。彼釋許生攝受門意,是約廻心。今释不許抑止門意,約未廻心。

問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誹謗正法,經許得生。復有一人,但誹謗正法而無五逆諸罪,願往生者,得生以不?答曰:但令誹謗正法,雖更無餘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經言:五逆罪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一劫重罪。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如是展轉,逕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癡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假使但貪彼生安樂而願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無煙之火,豈有得理。問曰:何等相是誹謗正法?答曰: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無菩薩法。如是等見,若心自解,若從他受其心。決定皆名誹謗正法。問曰:如是等計,但是己事,於眾生有何苦惱,逾於五逆重罪邪?答曰:若無諸佛、菩薩,說世間,出世間善道教化眾生者,豈知有仁、義、禮、智、信邪?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聖賢皆滅。汝但知五逆罪為重,而不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最重。問曰:業道經言:業道如稱,重者先牽。如觀無量壽經言:有人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逕歷多劫受無量苦。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南無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塗諸苦永隔。先牽之義,於理如何?又曠劫已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系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繫業之義,復欲云何?

   第六重中,初「在心」者即是約心,次「在緣」者此是約境,後「在決定」是約時也。

答曰:汝謂五逆、十惡繫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繫在三界者,今當以義挍量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邪?是名在心。云何在緣?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報眾生生。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首楞嚴經言:譬如有藥名曰滅除,若鬥戰時用以塗鼓,聞鼓聲者,箭出毒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聞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邪?是名在緣。云何在決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生。是名決定。校量三義,十念者重。重者先牽,能出三有。兩經一義耳。

   無後心者,四修之中長時修意。「無間心」者,即無間修。

    問:無間心者,為約平生,為約臨終?

    答:如今釋者,以時分急依止此心,故約臨終,但總言之,不遮平生,機根區故,縱雖尋常住此心類,何無之哉。

問曰:幾時名為一念?答曰: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時節也。但言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如是。

   此中等者,念有三義。所謂時節觀念稱念,今唯嫌時,觀念稱名無其用捨,鸞師之意存二義歟。若依導家,唯是稱名,十八願文,下下十念,共無異論。

問曰:心若他緣,攝之令還,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復非無間。若凝心注想,復依何可得記念之多少?答曰: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如言蟪蛄不識春秋,伊虫豈知朱陽之節乎?知者言之耳。十念業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但積念相續,不緣他事便罷。復何假須知念之頭數也。若必須知,亦有方便,必須口授,不得題之筆點。」已上

   第八問意,訝其觀稱互可有妨,答意已云業事成辦,言於約稱而不可記其頭數歟。

    「不緣」等者,不傳口授,又無筆點,先德嘆之,誰不為恨,但其涯分推知領解,開發宜依人根性乎。

光明寺和尚(散善義)云:「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誹謗攝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章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誹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雖得生彼,華合逕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已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已上

   次大師釋,所引有二,初〈散善義〉下品下生二種重罪除取問答,問端可見。就答中意:

    問:約抑止門,有何證耶?

    答:諸願皆以不取正覺結當願意,而唯除句在其言外,以之為證。

    問:五逆已作,有何證耶?

    答:經序分中,闍世造之,調達作之,故云已作。

    「此義」等者,此釋之意,匪啻抑止二種重罪,又有抑止多劫之義。若只抑止其重罪者,此言可在上云「若造還攝得生」之句下歟。已舉彼土多劫華合三種障礙,其次結之,可知,上標罪業抑止,下結多劫障重抑止。純一報土一向化生,假説華合,此即胎生,約化土相,宜思擇之。

(法事讚卷上)云:「永絕譏嫌,等無憂惱。人天善惡,皆得往。到彼無殊,齊同不退。何意然者,乃由彌陀因地,世饒王佛所,捨位出家,即起悲智之心,廣弘四十八願。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抄出

   次《法事讚》序中文也。

    「到彼」等者,顯無花開花合之差。

    「以佛」等者,正顯逆謗闡提皆生,即示不生為抑止意,故次上釋引此文也。

言五逆者,若依淄州(最勝王經疏卷五意):五逆有二:一者三乘五逆。謂,一者故思殺父,二者故思殺母,三者故思殺羅漢,四者倒見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以背恩田違福田故,名之為逆。執此逆者,身壞命終,必定墮無間地獄,一大劫中,受無間苦,名無間業。又《俱舍論》(卷一八)中,有五無間同類業。彼頌云:「污母、無學尼,殺母罪同類 殺住定菩薩,殺父罪同類 及有學、無學,殺羅漢同類 奪僧和合緣,破僧罪同類 破壞率都波。出佛身血」二者大乘五逆,如《薩遮尼乾子經》(卷四意)說:「一者,破壞塔,焚燒經藏,及以盜用三寶財物。二者,謗三乘法言非聖教,障破留難,隱蔽落藏。三者,一切出家人,若戒、無戒、破戒,打罵呵責,說過禁閉,還俗驅使,債調斷命。四者,殺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阿羅漢。五者,謗無因果,長夜常行不善業。」已上 彼《經》(新譯十輪經卷三意)云:「一起不善心殺害獨覺,是殺生。二婬羅漢尼,是云邪行也。三侵損所施三寶物,是不與取。四倒見破和合僧眾,是虛誑語也。」略出

   次所引文,言「淄州」者,是居所名,名曰智周,法相祖師。今釋《最勝王經疏》文。

    問:今引文者,如載《十因》第三章中,如何不云「十因云」耶?

    答:禪林先德引淄州釋,今此《文類》又引淄州,彼此引用各依彼師。云依淄州既有本據,直載其名無其科耶?

    今引用意,上所引之註家、宗家二師之釋,既明五逆、謗法往生,而謗法相《論註》釋之,五逆未解,是故為示其罪相也。就中,若依小乘五逆,人皆以為輙不犯之,若依大乘五逆之説,人人一一難遁此罪,常行十惡即此攝故,仍且為生慚愧悔過之心,且為念報濟度大悲深重佛恩,被引之歟。

    言「薩遮尼乾子經」者,譯者流支,此經十卷,或有八卷,又有七卷。

    「彼經云」者,如《十因》者,次上文云:「若依十輪經,於此四重中説近無間業故。」已上 次有今文,然間彼者指《十輪經》,而如今者可混《薩遮尼乾子經》,是故彼字得意可見。今所出罪,彼《經》(地藏十輪經卷上)此四説云「四近無間大罪惡業」,正逆説云根本罪也。

 

 

顯淨土真實信文類三末

教行信證六要鈔會本 第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見 真 的頭像
    見 真

    見真度彼岸

    見 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