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淨土真實真佛土文類 五
愚禿親鸞集
當卷大門第五,明真佛並真土。於中有四:一者題目,二者標舉,三者正釋,四總結也。
初題目中分二如前。上來四卷約能歸機,自教至證,然後宜知所歸身土。是故能所有由,四五成其次第。
光明無量之願 壽命無量之願
二標舉之中並標兩願。光明無量是第十二,或云得勝光明,或云佛光無邊。壽命無量是第十三,或云得壽久往,或云佛壽無量。
謹按真佛土者,佛者則是不可思議光如來,土者亦是無量光明土也。然則酬報大悲誓願故,曰真報佛土。既而有願,即光明、壽命之願是也。
正釋之中,分而為二。先自文初至云「是也」略標身土,次自「大經」正引諸文。
初略標中:
問:不可思議光如來者,此名出在何經釋乎?
答:文言雖隱義在《大經》,所謂十二光佛勝德,皆是不可思議故也,明顯其名,出《寶積經》。因茲鸞師《讚彌陀偈》載此尊號。《如來會》文並鸞師釋如下所引。
問:無量光明土之名目出何文耶?
答:是又在下,所謂《覺經》六言四句之中,所云一句是也。當卷大意,以此光明、壽命無量成真報身常住義也。光明無量正約横義,兼亙竪義,此以衆生無邊之故,光明無邊攝化無邊諸有情類,是横義也。又兼竪者,遠亙三世無有斷絶利益無盡。壽命無量是約竪邊,且依因願雖為十劫成覺之身,諸佛壽命平等果海無有闕減,只是本覺彌陀壽也。約此義邊,酬因感果是始覺智,無為凝然是本覺理,理智不二始本是一。已至始覺必冥本覺。又釋迦佛久遠實壽即阿彌陀之名義也,故《法華》(卷五)云:「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已上 無量光者,佛智觀照之妙用也,無量壽者,法身常住之妙理也,體用不離理智冥合,釋尊功德全阿彌陀,諸佛功德又以道同。是故今依光明、壽命無量功德立真報身,其義可也。
《大經》(卷上)言:「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初願之中:
問:今此佛光是常光歟,現起光歟?
答:是常光也。既酬本願感此勝光,何現起光,若非常光何超諸佛。是故《楞嚴略記》釋云:「常光一尋雖常非遍,別緣遍照,雖遍非常,此佛光明即不如是,經無量劫遍照十方。」已上
又(大經卷上)願言:「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次願之中:
問:今無量者,有量無量,無量無量之中何耶?
答:依以彌陀判應身之諸師義者有量無量,依以彌陀為報身之大師義者無量無量。隨而集主約當願意判真佛土,真佛土者即是報也。可存無量無量義也。此是一得永不失也,此是無上涅槃常住壽也。
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所言劫者指所至歟,指所超歟?
答:約所至者義當有量,若約所超意協無量,是故可云所超劫也。
問:依何道理云所超耶?
答:於餘願中有所准知,謂,五通願皆云不知、不見、不超,當願之中不云不至,既云不照,故非所至。是所超也。
願成就文(大經卷上)言:「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乃至 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途懃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耀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焉。不但我今稱其光明,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諸菩薩眾,咸共嘆譽,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為諸菩薩、聲聞大眾,所共嘆譽稱其功德。至其然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嘆其光明,亦如今也。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次成就文,且依一師科釋之意,粗料簡之。
「佛告阿難無量壽」下別明所成,於中有二:初明佛身 今所引是也,次「聲聞、菩薩」下約身明徒衆 非今所引。
初文亦二:初明佛光 自所引文初至「尚未能盡」,次明佛壽 自次下佛語至所引文終。
初中又四:一釋迦讚嘆 自文初至「皆蒙解脱」,二諸聖讚嘆 自「無量壽佛」至「亦復如是」,三衆生讚嘆 自「若有衆生」至「亦如今也」,四如來結嘆「佛言我説」已下,是則初願成就文也。
初文之中,「最尊第一諸佛」等者:
問:諸佛功德實無差別,何於光明有勝劣耶?
答:如彼《禮讚》前序問答,於其果位是雖平等,依因位願非無差別。此佛既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阿彌陀者即無量光、無量壽也。彌陀如來為其本故最尊第一,最尊第一餘不及也。
言「乃至」者,「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東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轉倍,乃至照於一佛刹土。」已上 今此文者為讚彌陀光明最尊,先舉諸佛光明不及,以非正讚彌陀光明且除之也。十二光佛一一功能見下,所引憬興師釋,故今不述。
「三垢」等者,於第三卷末引第三十三觸光柔輭願,粗解文意畢。
「若在」等者:
問:人天善趣猶不能見佛之境界,三塗衆生爭見光乎?
答:雖顯不見冥蒙光照,故云見歟。或又現見,是機感也,或依娑婆追福之力離其苦惱,《心地觀經》(卷三)云:「以其男女追勝福,有大金光照地獄。光中演説深妙法,開悟父母令發意。」已上 依追善力見彼佛光,依見佛光其光施利,佛光功能莫敢疑慮。
「壽終」等者,不限次上三途苦機,總通上來所歸諸機。
言「解脱」者,近指往生,遠指成佛。
次諸聖讚歎中,言「稱説」者:
問:稱揚義歟,稱名意歟?
答:此含二意,如《淨土論》讚嘆門中所言「稱彼如來名」上句有其稱揚稱名義耳。
「隨意」者,明得生益,又明生後蒙諸嘆譽。
「至其」等者,明成道時蒙諸佛嘆。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勝計。汝寧知乎?假使十方世界無量眾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聲聞、緣覺,都共集會,禪思一心竭其智力,於百千萬劫,悉共推算,計其壽命長遠之數,不能窮盡知其限極。」抄出
次明佛壽中,又分為二:初標長遠 自「無量壽佛」至「汝寧知乎」,次寄事顯長 自「假使十方」至所引文終,是則次願成就文也。文意可見,不及委解。
《無量壽如來會》(卷上)言:「阿難,以是義故,無量壽佛復有異名。謂無量光、無邊光、無著光、無礙光、光照王、端嚴光、愛光、喜光、可觀光、不可思議光、無等、不可稱量光、暎蔽日光、暎蔽月光、掩奪日月光。彼之光明,清淨廣大,普令眾生身心悅樂。復令一切餘佛剎中天、龍、夜叉、阿修羅等,皆得歡悅。」已上
次《如來會》文。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二)帛延譯言:「速疾超便可到安樂國之世界。至無量光明土,供養於無數佛。」已上
次《平等覺經》,各以可見。
《佛說諸佛阿彌陀三那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友謙譯言:「佛言: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八方、上下,無央數諸佛中,有佛頂中光明照七丈,有佛頂中光明照一里,乃至 有佛頂中光明照二百萬佛國。佛言:諸八方、上下,無央數佛頂中光明所炎照,皆如是也。阿彌陀佛頂中光明所炎照,千萬佛國。所以諸佛光明所照有近遠者何,本其前世宿命,求道為菩薩,照所願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後作佛時,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轉不同等,諸佛威神同等耳。自在意所欲,作為不豫計。阿彌陀佛光明所照最大,諸佛光明皆所不能及也。佛稱譽阿彌陀佛光明極善。阿彌陀佛光明,極善善中明好。其快無比,絕殊無極也。阿彌陀佛光明,清潔無瑕穢,無缺減也。阿彌陀佛光明,殊好勝於日月之明,百千億萬倍。諸佛光明中之極明也!光明中之極好也!光明中之極雄傑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之中極尊也!光明中之最明無極也!炎照諸無數天下幽冥之處,皆常大明。諸有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莫不見阿彌陀佛光明也。見者,莫不慈心歡喜者。世間諸有婬泆、瞋怒、愚癡者,見阿彌陀佛光明,莫不作善也。諸在泥梨、擒狩、辟荔、考掠、勤苦之處,見阿彌陀佛光明,至皆休止不復得治,死後莫不得解脫憂苦者也。阿彌陀佛光明名,聞八方、上下,無窮無極無央數諸佛國。諸天人民莫不聞知,聞知者莫不度脫也。佛言:不獨我稱譽阿彌陀佛光明也,八方、上下,無央數佛、辟支佛、菩薩、阿羅漢所稱譽,皆如是。佛言:其有人民,善男子、善女人,聞阿彌陀佛聲,稱譽光明,朝暮常稱譽其光好,至心不斷絕,在心所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已上
次《大阿彌陀經》。「諸佛中有佛頂」等者:
問:《大經》之中,諸佛彌陀不説頂光,今何相違,若限頂者此非具足舉身光乎?
答:異譯相違此非今始,不及和會。但雖云頂不遮舉身,只舉身中且出頂歟。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一)言:「汝當生處,是阿彌陀佛清淨報土。蓮華化生,常見諸佛,證諸法忍。壽命無量百千劫數。直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常祐護。」已上
次《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數三十卷,菩提流支三藏譯,清淨報土其説分明,是故引之證真佛土。
《涅槃經》(北本卷五、南本卷五)言:「又解脫者名曰虛無。虛無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無,非作所作 乃至 真解脫不生不滅,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亦爾。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非有為法。以是義故,名曰如來入大涅槃。乃至
次《涅槃經》文:
問:此經聖道為聖之説,非今所依,隨而所引經文之中無一句而説淨土文,何引之乎?
答:雖為聖道所依之經,如來教法元無二故,二門雖異和會無違,集主御意深達此義,明了彌陀名義功德全為涅槃無上極理,以此義故明真佛土極談已證,故被引用《涅槃》妙文。於第三本被引用彼經之下粗述義畢。
閑案《大經》一部説相,彌陀功德説為五智,五智功德説為無上。其經文(大經卷下)云:「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此諸衆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歳。乃至 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已上 又(大經卷下)云:「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已上 今所言之無上智慧、無上功德,是則無上涅槃之義。
言「智慧」者,於三德中且舉般若,此中即具法身、解脱之德。阿彌陀者即為三德之秘藏故,彌陀佛智既云無上,涅槃極理又云無上。二種無上其體是一。自餘皆是有上之法,其義必然。《瑜伽論》(卷六六)云:「復次云何有上法,謂除涅槃餘一切法。」已上 又諸法中大般涅槃為無上義,見《智度論》。
凡大師意,名號功德即涅槃德。《法事讚》(卷下)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已上今此一偈,既讚極樂以為無上涅槃之界,而云隨緣雜善難生,專念彌陀以為生因。故知,所遮雜善等者,有上法故不生涅槃無上之土,唯勸稱名以無上法可生涅槃無上土故。以之言之,阿彌陀者涅槃名號,故處處釋皆顯涅槃彌陀一法之深旨耳。《事讚》(卷下)又云:「彌陀妙果號云無上涅槃。」已上 《般舟讚》云:「念佛即是涅槃門」者,是顯稱名為能入門,以涅槃理為所入城者。所入城者即淨土也。以其義故,或云直取涅槃城,或云入彼涅槃城。又《般舟讚》云:「若往若還皆得益,本國他方亦無二,悉是涅槃平等法,諸佛智慧亦同然。」已上 於其究竟平等功德,而依別願立名之時號阿彌陀。是故信知阿彌陀義稱其名號,自諸凡夫不平等見所起罪惡自然消除,涅槃平等無上功德自然圓滿。名號功德,往生勝利,決定不空,以之可知。
問:若云爾者,不知如此深理之輩,不可輙得生淨土乎?
答:知與不知共得往生,得往生者只依信心,一家解釋,其意分明。凡諸經中,雖未必悉顯説彌陀名義功德,謂其密意,諸佛内證甚深至理併在彌陀,大師釋云諸經頓教文義歷然,蓋此謂也。而世以為淨土法門淺近有相,只是如來慰喩一途方便化門,不及諸宗無相極談。集主之意,為破此見粗示自解,彼甚深理更以不離阿彌陀佛佛智無上涅槃平等之深理故,為欲識人,引此等經被顯此義,尤可仰之。
又解脫者名無上上,乃至 無上上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乃至 若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無愛無疑。無愛無疑即是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乃至 如來者即是涅槃,涅槃者即是無盡,無盡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決定,決定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涅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義名,云何說言有三歸依?佛告迦葉:善男子,一切眾生,怖畏生死故,求三歸。以三歸故,則知佛性決定涅槃。善男子,有法名一義異,有法名義俱異。名一義異者,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虛空,皆亦是常。是名名一義異。名義俱異者,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涅槃名解脫,虛空名非善,亦名無礙。是為名義俱異。善男子,三歸依者,亦復如是。」略出
「名一義異」等者,通於三寶、涅槃、虛空,云常名一,佛法僧異云義異歟。
「名義倶異」等者,佛、法、僧等其名皆異,覺、不覺等其名皆異故,倶異之義,其意易見。
又(北本卷六、南本卷六)言:「光明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如來。又光明者名為智慧。」已上
又(北本卷十四、南本卷十三)言:「善男子,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虛空無為,是故為常。佛性無為,是故為常。虛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為,無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無為,無為者即是常。乃至 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善男子,如是義故,說言如來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抄出
「譬如從牛」等者,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食其草乳所出味,言之五味。天台喩之立五時教,乳即華嚴,酪是阿含,生蘇方等,熟蘇般若,醍醐法華與涅槃也。下合譬云「佛亦如是」等是也。
「從佛」等者,「十二部經」先指華嚴。「修多羅」者,次指阿含。「方等」、「般若」、「大涅槃」者在文顯露。
「佛性」等者,即涅槃也。《經》(北本卷十七、南本卷十五)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故也。
又(北本卷一七、南本卷一五)言:「善男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菩薩之相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涅槃亦爾。外道道,名為無常,內道道者,名之為常。聲聞、緣覺所有菩提,名為無常,菩薩、諸佛所有菩提,名之為常。外解脫者,名為無常,內解脫者,名之為常。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槃,悉名為常。一切眾生,常為無量煩惱所覆,無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眾生,為欲見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以涅槃。是名菩薩得道菩提涅槃。道之性相,實不生滅,以是義故,不可投持。乃至 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乃至 如眾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麄非細,非縛非解,非見,法而亦是有。」抄出
又(北本卷二三、南本卷二一)言:「善男子,有大樂故名大涅槃。涅槃無樂,以四樂故,名大涅槃。何等為四:一者斷諸樂故。不斷樂者則名苦,若有苦者不名大樂。以斷樂故則無有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涅槃之性無苦無樂,是故涅槃名大樂。以是義故,名大涅槃。復次善男子,樂有二種,一者凡夫,二者諸佛。凡夫之樂無常敗壞,是故無樂。諸佛常樂,無有變易故,名大樂。復次善男子,有三種受,一者苦受,二者樂受,三者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是亦為苦。涅槃雖同不苦不樂,然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二者大寂靜故,名為大樂。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何以故,遠離一切憒鬧法故。以大寂故,名大涅槃。三者,一切智故,名為大樂,非一切智不名大樂。諸佛如來,一切智故名為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四者身不壞故,名為大樂。身若可壞,則不名樂。如來之身金剛無壞,非煩惱身,無常之身故,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已上
「有大樂故名大涅槃」等者,名彼淨土或曰極樂,或曰安樂。是順涅槃大樂之義。故《淨土論》名義攝對之章中云:「向説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己上 彼土成就淨妙樂故,緣佛土心又成此心。案此等義,涅槃之理與阿彌陀全以契會。但涅槃者從理之稱,彌陀名號隨事之號,事理似異,事理不二,畢竟平等,終無差別,是解云樂涅槃之理表極樂義。
又(北本卷二二、南本卷二一)言:「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得名為大般涅槃。以純淨故名大涅槃。云何純淨?淨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二十五有名為不淨,能永斷故,得名為淨。淨即涅槃。如是涅槃,亦得名有而是涅槃,實非是有。諸佛如來隨世俗故,說涅槃有。譬如世人非父言父,非母言母,實非父母而言父母。涅槃亦爾。隨世俗故,說言諸佛有大涅槃。二者業清淨故。一切凡夫業,不清淨故无涅槃。諸佛如來,業清淨故,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三者身清淨故。身若无常則名不淨,如來身常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四者心清淨故。心若有漏名曰不淨,佛心无漏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善男子,是名善男子、善女人。」抄出
又(北本卷二五、南本卷二三)言:「善男子,諸佛如來煩惱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於法無礙,是為如來。如來非是凡夫、聲聞、緣覺、菩薩,是名佛性。如來身心智慧,徧滿無量無邊阿僧祇土,無所障礙,是名虛空。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名曰實相。以是義故,如來實不畢竟涅槃,是名菩薩。」已上
又(北本卷三三、南本卷三一)言:「迦葉菩薩言:世尊,佛性者常,猶如虛空。何故如來說言未來?如來若言一闡提輩无善法者,一闡提輩於其同學、同師、父母、親族、妻子,豈當不生愛念心邪?如其生者,非是善乎?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發斯問。佛性者猶如虛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一切眾生有三種身,所謂過去、未來、現在。眾生未來具足莊嚴清淨之身,而得見佛性,是故我言佛性未來。善男子,或為眾生,或時說因為果,或時說果為因。是故經中說命為食,見色名觸。未來身淨故說佛性。世尊,如佛所說義,如是者,何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眾生佛性雖現在無,不可言無。如虛空性雖無,現在不得言無。一切眾生雖復無常,而是佛性常住無變。是故我於此經中,說眾生佛性非內非外,猶如虛空,非內非外,如其虛空有,內外者虛空,不名為一為常,亦不得言一切處有。虛空雖復非內非外,而諸眾生悉皆有之。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如汝所言一闡提輩,若有身業、口業、意業、取業、求業、後業、解業如是等業,悉是邪業。何以故,不求因果故。善男子,如訶梨勒果、根、莖、枝、葉、華、實悉苦。一闡提業,亦復如是。」已上。
又(北本卷三三、南本卷三一)言:「善男子,如來具足知諸根力。是故善解分別眾生上中下根,能知是人轉下作中,能知是人轉中作上,能知是人轉上作中,能知是人轉中作下,是故當知,眾生根性無有決定。以無定故,或斷善根,斷已還生。若諸眾生根性定者,終不先斷斷已復生。亦不應說一闡提輩,墮於地獄壽命一劫。善男子,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有定相。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具足知諸根力,定知善星當斷善根,以何因緣聽其出家?佛言:善男子,我於往昔初出家時,吾弟難陀,從弟阿難、提婆達多,子羅睺羅,如是等輩,皆悉隨我出家修道。我若不聽善星出家,其人次當得紹王位。其力自在,當壞佛法。以是因緣,我便聽其出家修道。善男子,善星比丘若不出家,亦斷善根,於無量世都無利益。今出家已雖斷善根,能受持戒,供養恭敬耆舊長宿有德之人,修習初禪乃至四禪。是名善因。如是善因,能生善法。善法既生,能修習道。既修習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聽善星出家。善男子,若我不聽善星比丘出家受戒,則不得稱我為如來具足十力。乃至 善男子,如來善知眾生如是上中下根,是故稱佛具知根力。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具足是知根力。是故能知一切眾生上中下根,利鈍差別,隨人隨意隨時故,名如來知諸根力。乃至 或有說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一闡提等,皆有佛性。乃至 如來世尊,為國土故,為時節故,為他語故,為人故,為眾根故,於一法中作二種說,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於無量義說無量名。云何一名說無量名?猶如涅槃:亦名涅槃,亦名無生,亦名無出,亦名無作,亦名無為,亦名歸依,亦名窟宅,亦名解脫,亦名光明,亦名燈明,亦名彼岸,亦名無畏,亦名無退,亦名安處,亦名寂靜,亦名無相,亦名無二,亦名一行,亦名清涼,亦名無闇,亦名無礙,亦名無靜,亦名無濁,亦名廣大,亦名甘露,亦名吉祥。是名一名作無量名。云何一義說無量名?猶如帝釋。乃至 云何於無量義說無量名?如佛如來名。為如來義異名異,亦名阿羅呵,義異名異。亦名三藐三佛陀,義異名異。亦名船師,亦名導師,亦名正覺,亦名明行足,亦名大師子王,亦名沙門,亦名婆羅門,亦名寂靜,亦名施主,亦名到彼岸,亦名大醫王,亦名大象王,亦名大龍王,亦名施眼,亦名大力士,亦名大無畏,亦名寶聚,亦名商主,亦名得解脫,亦名大丈夫,亦名天人師,亦名大分陀利,亦名獨無等侶,亦名大福田,亦名大智海,亦名無相,亦名具足八智。如是一切,義異名異。善男子,是名無量義中說無量名。復有一義說無量名,所謂如陰。亦名為陰,亦名顛倒,亦名為諦,亦名為四念處,亦名四食,亦名四識住處,亦名為有,亦名為道,亦名為時,亦名為眾生,亦名為世,亦名第一義,亦名三修,謂身戒心,亦名因果,亦名煩惱,亦名解脫,亦名十二因緣,亦名聲聞、辟支佛,佛亦名地獄、餓鬼、畜牲、人、天,亦名過去、現在、未來。是名一義說無量名。善男子,如來世尊,為眾生故,廣中說略,略中說廣。第一義諦說為世諦,說世諦法為第一義諦。」略出
又(北本卷一七、南本卷一五)言:「迦葉復言:世尊,第一義諦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乃至
又(北本卷三四、南本卷三一)言:「善男子,我以經中說如來身,凡有二種,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應化之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長短黑白,是此是彼,是學無學。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佛身是有為法。法身即是常樂我淨。永離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長非短,非此非彼,非學非無學。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不動,無有變易。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佛身是無為法。」
又(北本卷三五、南本卷三二)言:「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乃至 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住菩薩少見佛性,是名隨他意說。何以故名少見?十住菩薩得首楞嚴等三昧三千法門。是故聲聞自知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見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說十住菩薩少分見佛性。善男子,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名隨自意說。一切眾生不斷不滅,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隨自意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我說如是,汝說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說。善男子,如來或時為一法故說無量法。」抄出
又(北本卷二七、南本卷二五.二六)言:「一切覺者,名為佛性。十住菩薩不得名為一切覺故,是故雖見而不明了。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菓。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乃至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一切眾生不能得知如來心相,當云何觀而得知邪?善男子,一切眾生實不能知如來心相。若欲觀察而得知者,有二因緣: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若見如來所有身業,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觀如來所有口業,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若見色貌,一切眾生無與等者,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聞音聲微妙最勝,不同眾生所有音聲,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若見如來所作神通,為為眾生,為為利養,若為眾生不為利養,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觀如來,以他心智觀眾生時,為利養說,為眾生說,若為眾生不為利養,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略出
「以純淨故名大涅槃」等者,彌陀依正皆是清淨,是又所表彌陀涅槃一法義也。《大經》十二光佛之中有清淨光,《平等覺經》阿彌陀佛名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矣。又《理趣經》云「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月燈三昧經》(卷五)「云離垢穢如來」,共是彌陀如來名也。離垢穢者即清淨義。又《智論》(卷三八)中判彼淨土,名云「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或讚此佛云「無量清淨慧」,或禮云「歸命清淨人」,當知,涅槃清淨理與彌陀同。
是就淨義解阿彌陀無上涅槃一法深旨者也。集主處處引此經文,非此義者為難領解。仍加推義如形解之。短解有恐,只仰冥慮,有所違者,後賢宜改。只述大意,一一文言不及具解。
《淨土論》曰: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國
觀彼世界相 勝過三界道 究竟如虛空 廣大無邊際 已上
次《淨土論》,初一行偈上卷文也。依《註論》意,初一行者五念門中三念門也。
言「世尊」者指釋迦佛,天親菩薩告教主言。
「我一心」者,一心奉念無礙光佛願生安樂,心心相續無他想也。
言「歸命」者,是禮拜門。
「盡十方」等二句十字,是讚嘆門。
「願生」一句作願門也。
次有「我依修多羅」等成上起下一行偈頌,今且略之。後一行者,自此以下觀察門也。就此有二:一者器世間,二者衆生世間。器世間中有十七種。而今所引一行之中,初二句者其第一也。莊嚴清淨功德成就,是其名也。
下所引之註釋,即是此偈註也。第四卷中引此莊嚴,仍於其下聊述義畢。後二句者次莊嚴量功德成就,今除註釋。彼註釋(論註卷下)云:「而彼世界,常若虛空無迫迮相。彼中衆生住如此量中,志願廣大亦如虛空,無有限量。已上取要
《論註》(論註卷下)曰:「莊嚴清淨功德成就者,偈言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故。此云何不思議?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又(論註卷上)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乃至 性是本義。言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事同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義。又言,積習成性。指法藏菩薩集諸波羅蜜,積習所成。亦言性者是聖種性。序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佛所悟無生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於是性中,發四十八大願,修起此土。即曰安樂淨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說因,故名為性。又言性者,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淨故,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為不淨。安樂淨土,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以安樂國土清淨性成就故。正道大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為正道者,平等是諸法體相。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有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大悲即是出世善也。安樂淨土從此大悲生故,故謂此大悲為淨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又云」等者,其第三也。
「性是」等者,釋性義中有四重釋。而於其中,初一約理,後三約事。初約理者,隨順法性等義是也。
「事同」等者,《六十華嚴》三十六云:「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如來性起妙德菩薩等諸大衆。佛子,如來應供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小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佛子,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緣,成等正覺出興于世。乃至 名如來性起,諸功德寶以為莊嚴,譬如大千界國土初成時,非是少因緣能成於世界,無量方便力一切因緣起三千大千界,安置諸佛群生。如是諸最勝如來性起法,無量功德藏,一切莫能知。」已上。
「寶王如來」此非佛名,是指法性。
言「性起」者,一切諸法,唯以法性為其所依緣起意也。
「又言」等者,約事釋中,是第一也,此約法藏因位修行。依彼萬行諸度積習之大功力成就其性,自然德也。
「亦言」等者,其第二也。此約因中發願之位。
「聖種姓」者是十地名,於初地中發六八願,依其種姓名之為性。
「又言」等者是其第三,此釋是約安樂淨土畢竟清淨成就當體之性解之。初云「又言」,次云「又如」。二種解釋,共寄譬喩成不改義,是第四釋。
「安樂淨土」以下之釋,正就淨土果成現量解其義也。
「平等道」等者,於此有理等、心等、道等、慈等,謂之四等。
「平等是諸法體相」者,是理等也。言理等者約理,欲明真理平等無自他別,諸法平等體相本有。若就現文言之,又可謂法等歟。
「以諸法平等」等者,是心等也。是自如理平等之心所發心故,謂之心等。
「發心等故道等」等者,是道等也。
言「道等」者,是謂所履之道是也。
「道等故」下,是慈等也。是謂能履之慈等也。
今此四等,於其句句置「故」字故,展轉相成可有等義。所以然者,諸法平等理性本淨,離此無有諸餘別法。自此平等無相之理所發心故,其心是等,自所等心所修道故,其道此等。自所等道所垂慈故,慈又等也。
「慈悲有三緣」等者,於此三緣有横竪義,今釋意者是竪義也。謂小中大,如次約彼凡夫菩薩佛果慈悲。言横義者,天台《觀經疏》引《智度論》云:「一衆生緣,無心攀緣一切衆生,而於衆生自然現益乃至 二者法緣,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三者無緣,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已上 雖有三種不渉三位,倶約如來,是横義也。
問:就今註意約竪義者,何於因位云大悲乎?
答:約分論之。竪謂其別,雖有階位,總於菩薩立大悲名,常途詞也。是則對佛言之為小,對其凡夫言之為大。相對異故,云大無過。
「安樂」等者,是明彼土三慈悲中,以無緣慈為淨土報。故《觀經》云:「以無緣慈攝諸衆生。」已上 以三緣慈所建立之妙淨土故,以其大慈攝取願生諸衆生耳。
又(論註卷上)云:「問曰:尋法藏菩薩本願力,及龍樹菩薩所讚,皆似以彼國聲聞眾多為奇,此有何義?答曰:聲聞以實際為證,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必當復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譬如鴆鳥入水魚蜯咸死,犀牛觸之死者皆活。如此不應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之至也。」
次「又云」者,同第十六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註釋之中有三問答,其第三也。此莊嚴意,是成彼國大乘界故無二乘義。而依佛力二乘雖生,轉小向大,是故成就大義門也。問答之意,其文可見。
言「鴆鳥」者,是毒鳥也。鴆《玉篇》云:「除禁切,其羽毒,酒飲即死。」《廣韻》云:「直禁切,鳥名。」《廣志》云:「大如鴞,紫綠色,有毒,頸長七八寸,食蛇蝎。雄曰運日,雌名陰諧,以其毛歷飲食即殺人。」
言「魚蜯」者,蜯《玉篇》云:「歩項切,蜯蛤。」《廣韻》同之。
問:所言鴆鳥、犀牛、魚蜯各二類歟,又一物歟?
答:此有差別。鴆鳥非別,鴆鳥類故云之鴆鳥。犀又牛類,故云犀牛。魚蜯是別,魚者一類,蜯者虫類,魚類、蜯蛤共死活也。
「五不思議」如次下釋。
又(論註卷下)云:「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諸經說言:有五種不可思議,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二者業力不可思議,三者龍力不可思議,四者禪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一者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
「又云」等者,於同下卷觀行體相,分文為二:一者器體,二衆生體。其器體中又有三重,其中一明國土體相,二者示現自利、利他,三者言入第一義諦。今文第一欲明國土體相,初云「彼佛國土莊嚴功德成就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等已下註釋也。為示次上所引用之五不思議。次下引之。又出五種不思議者,為顯佛法不思議也。所言佛法不思議者,總而言之,廣雖可通諸教利益,今別欲顯彌陀因果所成所攝不可思議功德力也。因即願力,果住持力。其文可見。
又(論註卷下)云:「示現自利利他者,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言略者,彰彼淨土功德無量,非唯十七種也。夫須彌之入芥子,毛孔之納大海,豈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又云」等者,上所標之第二段也。初文段中舉十七種莊嚴等畢,示此莊嚴成就如來自利利他大功德力之解釋也。
「須彌」等者,《維摩經》中説不思議解脱意也。此以大小容受之義,今比例之。所謂以彼極樂莊嚴,譬之須彌及以大海,以十七種喩彼芥子及毛孔也。
「豈山海之神乎」等者,能納、所納更非須彌、大海、芥子、毛孔之力,能神者力即不思議解脱力也,所神即是山海等也。文意具明此十七句攝佛自利、利他功德力,彼如來不可思議神力而已。
又(論註卷下)云:「何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者,蓋是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也。乃至 所言不虛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府,畢竟不差。故曰成就。」抄出
「又云」等者,同下如來八種莊嚴功德之中第八莊嚴功德文也。於此莊嚴,《論》《註》相並有三文段。先引偈頌顯此莊嚴,次「不虛作住持」已下釋得名由,亦述其義。後云「即見彼佛」以下,正明住持不虛之相。但其文載第四卷中,故今殘之。初文之中,言「乃至」者,先示虛作之相文也。雖欲翻對顯不虛義,正非不虛作住持文故,恐繁且除。
「願以」等者,願力為二,願者因位四十八願,力者果位自在神力,因願、果力共無徒然虛設之義,相符不差,是則住持成就義也。
《讚阿彌陀佛偈》曰:曇鸞和尚造「南無阿彌陀佛 釋名無量壽傍經奉贊亦曰安養 成佛已來歷十劫,壽命方將無有量。法身光輪徧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遇斯光者業繫除,是故稽首畢竟依。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闇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耀,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光所至處得法喜,稽首頂禮大安慰。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一切諸佛三乘眾,咸共嘆譽,故稽首。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聞光力故心不斷皆得往生,故頂禮。其光除佛莫能惻,故佛又號難思光。十方諸佛嘆往生,稱其功德,故稽首。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嘆,故頂禮。光明照曜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釋迦佛嘆尚不盡,故我稽首無等等。乃至
次《讚阿彌陀佛偈》,一卷典也。
問:題後文前安六字名,有何意耶?
答:題目雖云「讚阿彌陀佛偈」,未顯讚嘆名號功德,只是讚嘆。是故為示所言讚嘆在名號德,如是題歟。《選擇集》初先安名號,宛由此例。彼為簡異觀念、諸佛名號等也。
「釋名」等者,於上梵號示其漢語云「釋名」等。
「傍經」等者,是云副經作奉讚歟。
「亦曰安養」四字有無諸本異也。此讚,或本今所引上最初,先有一四句偈。其文云:「現在西方,去此界十萬億刹安養土。佛世尊號阿彌陀。我願往生歸命禮。」已上
「成佛」等者,今之二句,先就壽命讚無量德。
「法身」以下,次就光明嘆種種德。嘆光明中,先約三德:「法身光輪」即是法身。「智慧光明」是約般若。「解脱光輪」即是解脱。
「離有無」者,有無即是斷、常二見,依此二故不出生死,而諸凡夫雖不離之,今此名號中道實相,清淨無生之深法故,稱此名號,依佛願力必蒙光觸,蒙光觸者自然遠離有無迷妄,此是光明照觸力也。
「聞光」等者,由聞攝取光益之力。心心相續必生無疑。若約自力雖有間斷,若約他力信心相續。是則聞光力之故也。
「其光」等者,自彼如來大智慧海所生光故除佛之外非其所測。《大經》(卷下)説云「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蓋此義也。
言「乃至」者,於此中間所除一百五十行也。
本師龍樹摩訶薩誕形像始理頹綱,關閉邪扇開正轍,是閻浮提一切眼。伏承尊語,歡喜地歸阿彌陀生安樂。我從無始偱三界,為虛妄輪所回轉,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繫六道滯三塗。唯願慈光護念我,令我不失菩提心。我讚佛惠功德音,願聞十方諸有緣,欲得往生安樂者,普皆如意無障礙。所有功德若大小,回施一切共往生,南無不可思議光,一心歸命稽首禮。十方三世無量慧,同乘一如號正覺,二智圓滿道平等,攝化隨緣故若干。我歸阿彌陀淨土,即是歸命諸佛國,我以一心贊一佛,願徧十方無礙人。如是十方無量佛,咸各至心頭面禮。」已上抄出
「本師」等者,自此文始至「生安樂」,別讚龍樹。讚主本是四論高德,後淨土宗。龍樹菩薩千部論師,八宗高祖,所承二宗共為大祖,故別讚也。
「理頽綱」者,嘆興欲頽佛法綱要。
言「邪扇」者,指外道見。
「開正轍」者,是顯開闡佛法正徹。言「正徹」者,即正道也。於其正道有總別意:總被一代,龍樹廣為諸宗祖故。別指淨土,往生安樂彼本意故。
「伏承」等者,今云「尊語」。如此義者,言此語者釋迦尊語,伏承佛語之意而已。或本尊悟,語與悟異。若依悟本,謂伏承尊,悟者是悟歡喜地也。
「我從」等者,自此已下總結意也。自文之初至「滯三途」,是顯流轉生死長遠,兼述諸趣業繋難截。
「唯願慈光」以下二句,先約自利請佛攝受。
「我讚佛慧」以下六句,次約利他普皆廻向。
「南無不可」以下二句,又別禮讚彌陀如來。
「十方三世」以下四句,依道同理總禮諸佛。
「我歸阿彌陀」以下二句,願讚一佛德遍十方。又有歸命彌陀一佛乃有遍歸十方一切諸佛理義。
「如是十方」以下二句,憶其道理咸禮敬也。
光明寺和尚(玄義分)云:「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次大師釋,《玄義》二乘門之釋也。
問:彼釋初有云「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一十一字。今略彼標,有何意耶?
答:當章中有五番問答。於中初三明身土義,後二問答正明二乘種不生義。今明身土故,引初三略後二番,今標正被後二番故,依除其文除其標也。
「問曰」已下是正釋也,今問答者第一番也。
「彌陀」等者:
問:佛有三身,即法、報、應,何除法身問報、化耶?又依三身,應中攝化,若依四身,應外立化,何不言應直云化耶?
答:三身、四身、二身、一身,開合不同實不增減,法身及土離其名相。依其三身相即理故,言報、化身必具法、應。且依合門立報、化身。淨土宗意指方立相,法屬報故別不舉之,應與化同,故舉報、化,其義為足。真含法、報,化攝應身,約此義邊言報、化也。況又古今諸師異解皆在報、化,故今又同。
問:諸師異解其義如何?
答:天台判為應身、應土,淨影同之。嘉祥師舉江南北地人師所解,出報土義。綽公又判報身、報土。慈恩意言,正為報土,兼通化土。此等之義古來異途。是故大師楷定古今,定判唯報非化義也。
「如大乘」下引證成義。此有三經,其經如文。初經證名,次經證義,後經通成兩經之意。
「同性經」者,上下二卷,周那耶舎三藏譯也。彼下卷云:「爾時世尊現自佛刹,如是佛刹功德嚴淨,身清淨,衆清淨。佛言,此是佛之初地,復有阿彌陀如來、蓮華開敷星王如來、龍主王如來、寶德如來。有如是等清淨佛刹所得道者,彼諸如來得初佛地。在此地中作是神通,如我今日神通無異。乃至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佛身幾種?佛言,善丈夫,略説有三。何等為三?一者報,二者應,三者真身。乃至 世尊何者名為如來報?佛言,善丈夫,若欲見彼佛報者,汝今當知,今日見我,現諸如來清淨佛刹,現得道者,當得道者,如是一切即是報身。乃至 世尊何者名為如來應身?佛言,善丈夫,猶若今日踊步健如來、魔恐怖如來、大慈意如來。有如是等一切,彼如來穢濁世中現成佛者,當成佛者,如來影現從兜率天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滅法。善丈夫,汝今當知,如是化事皆是應身。」已上 此下雖説佛真法身,非今所論,故不載之。此經之中,説淨土中成佛悉是報身,隨出阿彌陀以下如來,又説穢土成道如來悉是應身,又舉佛名,故引此經證報身也。
引《大經》中,「法藏」等者,行菩薩道約總願行,四十八願約別願行。然總願行為成別願,故酬因者雖亙總別,就其本意稱曰別願酬因身也。
「一一」等者:
問:所引文者第十八也,一一之言其義如何?
答:第十八願為之願王,是則衆生生因願故,餘四十七皆欣慕願。一一願中,隨一隨二,有欣慕機發願生心,一一可歸生因願故,以一一願皆不可離第十八願,故言「一一」而引此願,良有以矣。
「稱我」等者:
問:願文之中雖無稱我名號之言,故以加之,雖有至心信樂之説,故以除之,其意如何?
答:所除所加共是不妄,所謂為顯彼此一也。謂,此三信,稱佛名號願往生外更無異途,其意何者,至心信樂是信何等,不信餘法,唯樂此法一心歸依別意弘願唯稱名號。其稱名者,是非假名,至心信樂,歸命之念,稱名、信心更不相離,影略互顯示此義也。
「今既」等者,正以別願酬因之義證報義也。引《觀經》中,「然報」以下是正釋成能與報身,所與化身,是故本佛為報身也。
抑此三經次第成義。所以然者,有疑者云,前《同性經》雖説其名,彼説相者餘教所説三身同證之佛相也,不關今佛。為遣此疑,次引《大經》是顯常途三身中報,而酬別願所成身也。彼此對論有同有異,不二而二,不一而一。爰又疑云,彼《大經》説引攝凡夫,知可化身。為蕩此疑,次引《觀經》,此經正説能與、所與。明知,能與本身是報,故此《觀經》助上兩經所説義耳。如此鈎鎖顯其義也。
「然報應」下破他師解。此釋之意,以第二身云報云應,經論異説。此中《攝論》有第二身立應身名,是報身也。而淨影師《觀經疏》中明彌陀身,就應身名彼身判為八相現成,即以彌陀為其能與,以所與佛即為無而歘有之身。為破此解設此釋也。
「前翻」等者,《攝大乘論》是無著造,有三代譯,後魏、梁、隋。言前後者,此有二義。一魏、梁相對,二梁、隋相對。
問:三代所對,其義如何?
答:一後魏佛陀扇多所譯,上下二卷。彼論明佛三身,列云真身、報身、應身,上下卷説,説相是同。二梁真諦譯,分為三卷。上説自性、應身、化身,下云自性、受用、變化。三隋笈多譯,天親釋論,是十卷也。其所説者自性、受用、化身是也。若對魏、梁,得其意者,前翻魏論所言之報,後翻梁論以之為應,後翻梁論所言之應,前翻魂論是為報也。若對梁、隋得其意者,前梁論中翻報為應,後隋論中翻應作報。如此可解。
今「作報」者受用身也,作者為也。
「凡言」等者,是釋報義。
「又三」等者,是釋應義。云報云應,共是酬因感果之義也,是則釋成眼目異名之義而已。
「過現」等者,此明一切諸佛所證不出三身。
「無窮」等者,此明諸佛八相現成皆是第三身所攝也。言,遠所立合真開應,開真合應等義門不當理也。
「今彼」等者,以此道理正結是報非化義也。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闚,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中說云: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實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並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緣法變化。以是因緣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邪。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
「問曰既言報者」等者,第二番也。
言「既言」者,既聞三經引證明文,信伏唯報非化之義。但《授記經》所説違故,引彼經説入涅槃文致問難也。
問:《授記經》説入涅槃義,其説如何?
答:彼經説云:「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億劫當有終極。善男子,當來曠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當般涅槃。般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在世滅後所度衆生,悉皆同等。佛涅槃後,或有衆生不見佛者。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復次善男子,彼佛滅後,一切寶物、浴池、蓮華、衆寶、行樹常演法音,與佛無異。善男子,阿彌陀佛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已上 是其文也。
「答曰」等者,問依《授記》致其疑難,答依《大品》會其疑問。於此答中分文為四:
一、自文之始至「能知也」,是約實理,亦准凡師述卑謙詞。古來人師看此經説作應身解,種種異論不當其理,故云「唯是諸佛境界」,又云「小凡輙能知」也。
二、自言「雖然」至「為明證」,宣引經意。「必欲知」者,設問設答,各有二意。一偏以貢高、勝他、破法、邪執心問,是不須答。二直為聞法、開解、得益、結緣而問,此即應答,今為後問欲引證也,故云「欲知」。
三、「何者」已下正引文也:
問:所引本經正文題云「涅槃如化」,何云非化?
答:當品之中説涅槃理,初説非化,後説如化。經從後題,釋就初標。經釋兩題始終不違。凡問中引《授記經》意,既舉報身常住之義,而出彌陀入滅文證,是為謂非報身土也。而今答意,引《大品經》,若約非化入滅不難,若約如化無入滅義。故是雖為報身,非無隨宜入滅,不可謂爾妨報身義。存此義故,有兩意中,依非化義如此題也。
所引文中,如來善吉為其所對問答有七:
一如來問中,「化人」等者,能作五陰本無自性,故無實事,所作衆生五陰和合假名衆生,故皆空也。善吉領解其皆空理,故云「不也」。
二佛自説中所舉之「色、受、想、行、識」是五陰法,所謂是空世間法也。「一切種智」是佛智也,所謂是空出世法也。於出世法,除佛已外有三乘法,是皆雖為所空法體,今略不舉,故云「乃至」。
三善吉問意,就如來説乃至種智皆是變化,重舉三乘所學之法,尋此等法悉化耶也。乃上所略諸法是也。
問:乃至言中攝此等法不及重舉,何況一切種智既明出之,何今重問佛世尊耶?
答:雖言乃至,未出其名,一一為聞所空法體,問之無失。至世尊者,一切種智佛功德一,此是別也,今就總德問之為異。
「四念處」者,亦是念住,以慧為體。一身念處,觀身不淨破淨顛倒。二受念處,觀受是苦破樂顛倒。三心念處,觀心無常破常顛倒。四法念處,觀法無我破我顛倒。三賢位也。
「四正勤」者,亦云正斷。一令已生惡方便斷除,二令未生惡方便不生,三令已生善方便增長,四令未生善方便而生。煗法位也。
「四如意足」,亦云神足。四神足者:一欲神足,以欲為主得三摩地。二勤神足,精進為主得三摩地。三心神足,以心為主得三摩地。四觀神足,以觀為主得三摩地。頂法位也。
言「五根」者:一者信根,信心強勝信正道法。二精進根,於正道中勤而不息。三者念根,善心增長念念不失。四者定根,所謂攝心在正道也。五者慧根,所謂分明覺境故也。忍法位也。
言「五力」者,謂前五根增長是也。此是世第一法位也。
「七覺分」者,或復稱之言七覺支。一擇法覺支,謂慧簡擇善惡法故。二精進覺支,所謂勤修善法不退。三輕安覺支,所謂身心能調適故。四者念覺支,所謂憶念不失故也。五者捨覺支,於善法中平等修習。六者定覺支,於善法中心不散故。七喜覺支,於善法中勤樂修習。
「八聖道分」,或復稱之言八正道支。一者正見,所謂正直見四諦理。二正思惟,於四諦理如法思惟。三者正語,所謂正直離邪僻語。四者正業,謂滅惡業住淨業故。五者正命,淨命自活不起貪欲所生三業。六正精進,勤修善法不懈怠故。七者正念,謂無漏念不失境也。八者正定,謂無漏慧相應定也。
八正見道,七覺修也。自四念處至八聖道,總而是為七科道品,七科合為三十七品菩提分法。上來皆是二乘所修法門等也。
「三解脱門」者,亦言三三昧。言三昧者,當體得名,言解脱者從能通用以立名也。此是菩薩所行法也。一空解脱門,謂空諸法空我我所。二無相解脱門,謂離男、女、色、香等相。三無願解脱門,謂求寂滅不願有為。淨影遠師《大經疏》(卷下)云:「衆生及法悉無自性,故名為空。乃至因緣相亦不有説為無相。此離所取,遠離妄想能願之心,故名無願。」已上又憬興師同經《疏》(述文贊卷中)云:「欲入大涅槃必以三昧為門,故偏説此三,如瑜伽論云:我法無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不可願求。」已上
「佛十力」者,見第二卷新本之中。
「四無畏」者:一等覺無畏佛,於諸法皆正等覺。二漏盡無畏佛,於諸漏皆得永盡。三説障法無畏佛,為弟子説能障法。四説出苦道無畏佛,為弟子説能出道。修必出苦,稱之無畏。此四外難若成障礙,如理為釋無怖畏故言無畏也。
言「四無礙智」者,亦云四無礙解。一法無礙解,謂無礙解緣能詮法名句文身。二義無礙解,謂無礙智緣所詮義。三辭無礙解,謂無礙智緣諸方域種種言辭。四辨無礙解,謂無礙智緣應正理無障礙故。
「十八不共法」者,若依《倶舎論》意,今所舉之十力四無所畏之外,加大悲三念住,所成十八數也。言大悲者,由五義故言之為大,所謂資糧、行相、所緣、平等、上品,是五義也。三念住者:一緣順境不生歡喜,二緣違境不生憂戚,三緣違順境不生歡戚。此三皆住正知、正念。如此十八唯佛具足,餘悉不具,是故名不共法。
「諸煩惱斷所謂」等者,二乘斷道四果等也,第二卷鈔新本明之。
佛答之中:
「聲聞法」者,是指四諦、七科道品等諸法也。
「支佛法」者,是指十二緣起觀也。
「菩薩法」者,指六波羅蜜等萬行也。
「諸佛法」者,即指十八不共法等。
「煩惱法」者,三毒苦因。
「業因緣」者,十惡等歟。
四善吉問中:
問:上文悉舉聲聞、四果、支佛、菩薩及佛世尊,何今重舉其五果耶?
答:上約四向,今約四果,於支佛者是約住果、非住果歟。
佛答可見。
五善吉問意,當段佛答并第六問,以易見。
六佛答中,言「無誑相涅槃」等者,外道小乘所執涅槃皆是虛妄是誑衆生,故名誑相,佛不誑人,是故如來所説涅槃名無誑相。
七「世尊如佛自説」等者,善吉問也。
「佛自説」者,指上所説平等品意。問意有二:一平等法中何有生滅、不生滅耶?是一 又如如來上所説者,諸法當體即是涅槃,諸法之外有何涅槃不生滅乎?是二
佛答之中:
言「如是」者,是可兩問。
言「非聲聞所作」等者,可初諸法平等問也。
言「乃至」者,攝問所舉非辟支佛并諸菩薩諸佛作義。
「性空即是涅槃」等者,是可諸法實相即涅槃義。
「若新」等者,是明如來分別隨宜之説有異,此乃合彼《授記經》意,可有三意:一涅槃非化,二涅槃如化,三性空涅槃。前二涅槃隨宜説也,第三涅槃是實理也。
四、「今既」等者,是總結成會《授記經》。
「以斯」等者,是指上之所引三經乃至《大品》等文。
「縱使」等者,若與謂之如《授記經》可得其意。是同《大品》被新發意菩薩之説,故云「無妨」。
「諸有」等者,學者措心尤可領解。謂入不入是事、理異,《授記》約事説入涅槃,《大品》約理説平等義,如來隨宜説教在斯,今言應知此深旨也。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忻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問曰彼佛及土」等者,第三番也。問意既許報土義,疑能生機。於中為四:
一牒報身、報土之義。
二領報法高妙之理,實修、實證、殊妙報土高出地前教道之外,故云高妙。
三舉小聖猶難生義。言「小聖」者,大乘賢位,小乘聖位,並攝此中,斯等下位咸皆不及,故云「難階」。
四言小聖猶以不入,況底下機可絶望也。
答中為二:
一順問難,且許垢障凡夫難生。
二明正由佛願之強緣,小聖、凡夫皆悉往生。是偏別意難思超絶不可思議本願故也。
就言「齊入」有總別意:
總者齊乘佛願之意,不論機根,不簡善惡,唯依佛願得生義也。
別者有二,所謂齊上、齊下義也。
言齊下者,謂淨土教本被凡夫,仍以凡夫為其正機,是故三乘皆同凡夫入彼報土。
言齊上者,所謂報土所入之機,本是十地菩薩等也,凡夫雖非所入之限,由佛力故同其上機齊得生也。
又(序分義)云:「從我今樂生彌陀已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諸餘經典,勸處彌多,眾聖齊心,皆同指讚。有此因緣,致使如來密遣夫人別選也。」
次〈序分義〉欣淨緣文,有八句中,今此所引第七科釋。於當科中,分文為五:
一「彌陀」以下,約《大經》意顯彌陀佛本願別意。
二「依樂」已下,依《觀經》意明釋迦佛攝生之益。
三「諸餘」已下,總依一代,別依三經,廣明衆經普勸西方。
四「衆聖」以下,述十方佛同讚之證。
五「有此」已下,總結夫人別選意也。
約《大經》中:言「本國」者,本是對末,諸佛淨土稱為末國,彌陀淨土號曰本國。斯乃彌陀諸佛本師,極樂諸土本國故也。
「四十」等者,明選取由。其由有二:
一莊嚴勝故,第六科云:「夫人總見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已上 《禮讚》釋云:「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刹最為精。」已上。
二本願勝故,《大經》上云:「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已上 又(大經卷上)云:「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已上 是則彌陀佛智所成真妙報土,不隔無善薄地凡夫,佛力横引直取涅槃。諸佛淨土,皆依機見感其優劣,西方淨土不假機功,唯據佛德。全不由機判優劣故,是為別意超勝宗旨。夫人選取在此二耳。
言「勝因」者,是六八願;言「勝行」者,是六度行;言「勝果」者,即是菩提;言「勝報」者,即涅槃也。
依《觀經》中:
言「悲化」者,約利他益。
「智慧門」者,約自利德。
「廣開」等者,序題門(玄義分)云:「灑於甘露,潤於群萌。」蓋其義也。但彼釋者總叙一代,此釋意者別約真門。
言「甘露」者,不死妙藥,即無量壽常住法也。《大經》上説八功德水之功能云:「清淨香潔味如甘露。」已上 《禮讚》釋云:「洗心甘露水。」己上 是皆淨土殊妙德也。是故今開甘露門者,即開淨土真門意也,是則一代八萬諸教皆悉歸入彌陀佛智一乘義也。
「法潤」等者,且説定散先攝衆機,遂令引入弘願意也。
依衆經中:「勸處」等者,總亙化前,別依三經。雖有隱顯,皆明釋迦一代設化佛意,在顯安養往詣之本懷也。
總結文中,「致使」等者:
問:《經》(觀經)云「我今樂生極樂」,如其文者,夫人只自選取之歟,今釋如何?
答:證定釋義深得經旨釋成此義,仰可信之。是故,此鈔第一序云:「釋迦韋提選安養。」已上 此釋之趣守今釋也,故彼序下粗註愚解。
又(定善義)云:「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大悲熏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逕,到處無餘樂,唯聞生死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次二文者,共〈定善義〉水觀讚也。今此二文第四卷初被引用之,故於其下聊述義訖。
問:何故兩處被引之乎?
答:如已前述,此書元自只文集也,每有其要不憚繁重,明真實證,顯真佛土,順其義故各被引歟。將又第四此兩文中,初文餘殘,「或現神通而説法」等具被引之,今除彼文一四句偈,聊有加減,可謂差別。
又(法事讚卷下)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次《法事讚》下卷釋也。
「極樂」等者,《大經》下云:「彼佛國土無為自然。」已上
《涅槃界》者,生彼土者,即證法性常樂故也,是依必至滅度願也。
「隨緣」等者,是指雜行。〈序分義〉云:「隨緣起行擬作進道資糧,何其六賊知聞競來侵奪。」已上
「恐難生」者,明彼雜行不得生也。此文消釋小善不生之文釋故,雖恐慮言,意存不生。
言「要法」者,是指念佛,是非定散二善要門。《般舟讚》云「先求要行入真門」,〈玄義分〉云「淨土之要難逢」,是也。
「專復專」者,再言專者慇懃意也。又上專者此表一心,其下專者是表一行。又上專者,是對雜行,下對助業。各有其意,共可存之。
又(法事讚卷下)云:「從佛逍遙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行來進止常隨佛,證得無為法性身。」
次文又同(法事讚)下卷讚也。
「歸自然」者,《大經》上云:「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已上 是明國土自然之義。又(大經卷上)云:「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是明正報自然之德。
言「無漏」者,無漏染故。
言「無生」者,悟法忍故。
又(法事讚卷下)云:「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已上抄出
次少文者,同(法事讚)後序釋。上言「極樂無為」等者,已判極樂名為無為涅槃之界。而遮隨緣雜善難生,唯勸專專稱名一因,是故應知阿彌陀者涅槃名號,今釋亦顯彌陀涅槃一法之義。以之思之,例又可謂無上涅槃妙果號曰阿彌陀歟。
憬興師(述文贊卷中)云:「無量光佛 非算數故,無邊光佛 無緣不照故,無礙光佛 無有人法而能障故,無對光佛 非諸菩薩之所及故,光炎王佛 光明自在更無為上故,清淨光佛 從無貪善根而現故亦除眾生貪濁之心也,無貪濁之心故云清淨,歡喜光佛 從無瞋善根而生故能除眾生瞋恚盛心故, 智慧光佛 從無癡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品心故,不斷光佛 佛之常光恒為照益故,難思光佛 非諸二乘所惻度故,無稱光佛 亦非餘乘等所堪說故,超日月光佛 日應恒照不周娑婆一耀之光故,皆是蒙光觸身者,身心柔輭願之所致也。」已上抄要
次興釋者,《大經義疏》(述文贊)中卷文也。十二光釋其意可見。
「皆是」等者,次釋自言「其衆生」至言「皆蒙解脱」文中之結文也。所引次上具解釋云:「三垢滅者即除障利,身意歡喜即生善利,苦得休息者即拔苦利,皆蒙解脱者即得樂利。」已上非今所引
「身心柔輭願」者,第三十三願也。
爾者,如來真說,宗師釋義,明知,顯安養淨剎真報土。惑染眾生,於此不能見性,所覆煩惱故。《經》(北本卷三五、南本卷三二)言:「我說十住菩薩少分見佛性。」故知,到安樂佛國,即必顯佛性。由本願力回向故。亦《經》(北本卷三五、南本卷三二)言:「眾生未來具足莊嚴清淨之身,而得見佛性。」
《起信論》曰:「若知雖說無有能說可說,亦無能念可念,名為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得入者真如三昧也。況乎無念之位在於妙覺,蓋以了心初生之相也。而言知初相者,所謂無念非菩薩十地所知。而今之人尚未階十信,即不依馬鳴大士,從說入無說,從念入於無念。」略抄
「爾者」已下是總結文,私御釋也。於中為二:先自文初至言「略抄」明諸經意,此土衆生難見佛性,由佛力故至安樂國必見佛性。為證此義,引《起信論》明契無念下位不易,是故從念可至無念。所言念者,意在念佛。言無念者,於彼當開法性無生之悟意也。
「惑染」等者,上所引之《涅槃經》(北本卷二七、南本卷二五)云:「一切衆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已上 專依此文今有此解。又《無上依經》(卷上意)云:「法身體遍諸衆生,客塵煩惱為所覆,不知我身有如來,流轉生死無出期。」已上 〈玄義〉釋云:「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已上 此等意也。
「經言我説十住」等者,當卷上引涅槃經中既有此言,今依其意,是故不更載經名也。
夫按報者,由如來願海酬報果成土,故曰報也。
次「夫案」下,此明就願有真與假,隨又於佛有差降也。
然就願海,有真有假。是以復就佛土有真有假。由選擇本願之正因,成就真佛土。言真佛者,《大經》(卷上)言「無邊光佛、無礙光佛」,又(大阿彌陀經卷上)言「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已上 《論》(淨土論)曰「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也。言真土者,《大經》(平等覺經卷二)言「無量光明土。」或(如來會卷下意)言「諸智土。」已上 《論》(淨土論)曰「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也。言往生者,《大經》(卷上)言「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已上 《論》(淨土論)曰「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又(論註卷下)云「同一念佛無別道故。」已上 又云難思議往生是也。
「無量光明」等者,於當卷初所標是也。
假之佛土者,在下應知。既以真假皆是酬報大悲願海,故知,報佛土也。良假佛土業因千差,土復應千差,是名方便化身、化土。由不知真假,迷失如來廣大恩德。因茲,今顯真佛、真土,斯乃真宗之正意也。經家、論家之正說,淨土宗師之解義,仰可敬信,特可奉持也。可知。
「良假佛土業因」等者:
問:彌陀淨土既是報土,謂其生因,只是稱名念佛一行。云因云土,可有千差,其義不當,如何?
答:彌陀淨土本雖報土,三身化用皆立淨土以導群生,何為一機不現化土。是故念佛必生願力成就報土,自力隨緣諸善萬行雖得往生,所生淨土皆是化土。雜善業因千差萬別,感見化土又以可同。因果炳然,莫敢疑耳。
顯淨土真實真佛土文類 五
教行信證六要鈔會本 真佛土卷
留言列表